
《作业推荐》———杜甫诗三首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凋伤 漂泊 渚清沙白鸟飞回 B. 落魄 箫瑟 万里悲秋常做客 C. 文藻 逶迤 无边落木萧萧下 D. 慨叹 朔漠 艰难苦恨繁霜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本题可以根据词义来判断字形的正误,B项,“萧瑟”是形容词,而“箫”是名词,故错,应改“萧”;“作客”是指漂泊他乡,故“做”应改为“作”。 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B 【解析】划分节奏时不能把意义单位分开。A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中学毕业后去了海外,后来一直_____澳大利亚,将近三十年了,我和他没见过一面。 ②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乔治·奥巴马多年来住在肯尼亚的贫民窟里,生活穷困_____。 ③今晨,北京突然刮起4级北风,气温也出现小幅下降,秋风_____,凉意袭人。 A. 作客 落寞 萧瑟 B. 作客 潦倒 萧瑟 C. 做客 潦倒 萧森 D. 做客 落寞 萧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①句根据句意,应选“作客”。“潦倒”,指颓丧,失意;“落寞”,指寂寞,冷落。②句,用“潦倒”搭配“生活”更恰当,且在语意上可与“穷困”并列。“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萧森”,①形容草木凋零衰败,②凄凉阴森。③句,与“秋风”搭配的是“萧瑟”。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 A.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 【解析】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 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曾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注意诗歌中的实词的含义,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古义。 6、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A.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诗歌的修辞手法,C项,对仗是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保持一致。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 《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答案】C 【解析】C项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8、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