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08541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课件 (31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375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岳麓,高中,历史,选修,8课,张居正
  • cover
课件31张PPT。 第8课 张居正改革课标要求: 了解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 重点: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难点:张居正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明太祖 (1368-1398年在位)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但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中后期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1382年,明太祖废丞相及中书省,后仿宋制设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 成祖即位后,以侍讲、侍读学士等翰林官参预机务,入内阁,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其本身官阶在尚书、侍郎下,但实权甚重。明朝君主 明朝的四大昏君与宦官政治一、改革的背景———时代的呼唤明代方士炼丹图烧丹图明陈洪绶绘《烧丹图》,反映了世宗宠信道士,烧炼丹药引起社会上炼丹求仙风气之盛。材料一 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嘉靖皇帝深居内宫,修仙炼道,三十年不理政;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遇有国家大事,听任群臣争议,一言不发,有人竟以为他是哑吧。 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监察的不行纠劾。人们愤愤地指出:“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 ———刘志琴《 张居正评传 》 吏治腐败,政治危机皇室开支膨胀《明宪宗院校行乐图卷》在歌舞升平的背后,隐 藏着由盛转衰的危机。经济嘉靖中期以后,每年财 政超支100余万两白银材料二 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 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刘志琴《张居正评传》 土地兼并 财政危机蒙古南侵倭 寇 骚 扰葡 租占嘉靖帝在位45年间就被劫掠30多次 嘉靖二十九年 “庚戌之变”材料三边患严重,边防危机3.锐意改革的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 (改革可能性) 内阁制与内阁首辅 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皇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地位类似前代的宰相。其中一人为首领,称“首辅”。首辅更是位极人臣,一切朝政归其调度,俨然成为实际的宰相。嘉靖时把持朝纲20年的严嵩和万历时主持改革的张居正,都是明后期影响很大的内阁首辅。4.特殊条件: 神宗皇帝和太后的支持改革,张居正一时大权在握。《帝鉴图说》是作为帝师的张居正组织讲臣给皇帝编写的通俗的历史教材。 张居正改革背景: 一、内外交困吏治腐败,政治危机土地兼并,财政危机边患严重, 边防危机必要性 可能性 二、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才识决心三、神宗皇帝和太后的支持改革,张居正一时大权在握。 整顿吏治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二、张居正改革内容措施: 内容: (1)“尊主权”:以法理政,要求集权上层,做到事权归一,加强朝廷对各级机构的控制力;强调发挥政府的职能; (2)颁布考成法: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 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制度;随事考成:依据事情缓急,订立程期,置立卷宗,由部院、六科、内阁查核,事毕销案;边防新政(1)内修守备影响:②结果:(2)外示羁縻努力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提高了军队战守能力①措施起用边将,操练兵马增修、加固长城①使边塞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商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