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11188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5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自由,平等,真谛,教案
  • cover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 2.能力目标:澄清对自由和平等的困惑,培养用法律的思维理解自由和平等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自由的含义、法律对平等的规定及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从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 聊聊天气降温,学生自由增添衣物,但仍保持校服外套统一。 导入新课 ?自然过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环节一:无法不自由 ?活动一:解读自由含义 要求:找找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限制了你的自由。 提问: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会有哪些后果? ? 小结: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 ? ? 活动二:澄清自由困惑 你最想得到的自由是什么? 什么原因使你没有得到渴望的自由? ? 小结:自由不是跳出规则之外、享受特权,而是有权做一切正确的事。 ? 活动三:感悟自由法治 1.播放视频《国家相关部门约谈“快手”“今日头条”负责人》 视频内容:“快手”“今日头条”传播低俗、暴力、色情内容,被国家广电总局约谈整改。 呈现:《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利用网络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 提问:视频中哪些行为触碰了自由的底线? 这些行为会造成怎样影响? ? 小结:现实世界和网络生活,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规范自由,也保障自由。 ? ? 按要求进行活动: 1.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多角度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后,选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情况。 ? ? ? ? ? ? ? ? ? 分组回答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活动归纳小结。 ? ? ? ? ? ? ? ? ? 1.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2.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 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直观感悟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 ? ? ? ? ? ? ? ? ? 基于学生真实问题,澄清学生对自由认识的误区和困惑。 ? ? ? ? ? ? ? ? ? ? 结合时事,引导学生感悟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环节二:法眼看平等 ? ? 活动四:感知平等意义 1.展示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宪法修正案图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提问:为什么要强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2.小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 活动五:解码平等内容 ? 1.播放视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提问:视频中宪法对平等作了哪些规定? 3.小结: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追究。 ? 活动六:探寻平等真谛 1.呈现江苏南京2018中考照顾加分政策 烈士的子女可加30分; 因公牺牲警察的子女,可加20分; 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警察的子女,可加10分; 台籍青年、归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可加10分; 受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部门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子女,可加5分; 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高层次人才子女等情况按照南京市有关规定酌情照顾。 2.提问:你怎样看待加分政策? 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平等?应该如何看待? 3.小结: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要统一起来,实质的平等比形式的平等更接近平等的实质。 ? 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 ? ? ? ? ? ? ? ? ? ?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 ? ? ? ? ?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