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平衡》 明光市三界中心小学:王少军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尺、钩码、等实验器材,认知平衡; 2、利用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会用合适的方式做实验记录; 3、通过分析、整理相关数据,发现杠杆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条件;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等;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 6、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平衡实例。 7、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重点 能有目的地用杠杆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教学难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等臂、不等臂平衡的条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杠杆尺、钩码、铁架台,课件 2、学生准备:每组一套实验仪器 3、探究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大家玩过跷跷板吧?跟谁玩过? 二、认识平衡与不平衡 看,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呢,这时的跷跷板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平衡状态)你再看这也是两个小朋友在玩翘翘板呢,这时的跷跷板还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吗?为什么?通过观察,你认为翘翘板的平衡与什么有关呢? 刚才大家说的只是一个猜想,怎么验证我们说的是正确的呢?(做实验)你们知道科学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猜想———验证———总结———应用),今天我们也要像科学家一样探讨跟翘翘板有关的科学知识———制造平衡(板书) 三、认识杠杆尺、钩码、铁架台等实验器材,认识杠杆尺的平衡状态与不平衡状态(1)要验证自己的猜想,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呢?(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2)师出示并介绍这几种器材。 (3)小组把杠杆尺调平衡。 四、实验探究,证实猜想 1、等臂等重实验。 ①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1个钩码,右边怎样挂能使杠杆尺平衡?学生猜想、个别上台操作、师生共同记录实验结果。 ②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举个例子使杠杆尺平衡(小组合作在杠杆尺上试一试) ③刚才的平衡有什么特点呢? 小结:两边的重量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会平衡。 2、不等臂不等重实验。 ①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等臂等重,可以平衡,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比如在左边的第2格挂2个钩码,右边怎样能使杠杆尺平衡?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②小组合作,在杠杆尺上试一试学生猜想,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探究情况。 ③汇报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小结。两边的重量不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不一样,也可以平衡。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 五、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对于杠杆尺的平衡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杠杆尺的平衡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看你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探寻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板书:平衡条件:格数×钩码数=格数×钩码数 六、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1、运用刚刚发现的杠杆尺平衡规律,解决回答拓展练习“谁能行”(将两个钩码固定挂在左边第三格上,能找到多少种方法使它平衡?把实验结果记录到“小科学家记录表”上) 2、交流生活中的平衡事例。 3、游戏:①在你的右手食指上放一把尺子,你能让它保持平衡不掉下来吗?你怎么放?把尺子的什么部位放在手指上?②如果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你还能想办法不让它掉下去吗?(另一端也放上橡皮;手指离放橡皮的一端近一点。) 4、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回家可以把这些有趣的事情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