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67268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三课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学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4551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民,必修,专题,第三,新时期,外交政策
  • cover
专题五:第三节: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高一( )班 姓名: 上课时间: 【目标】以改革天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重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开展的多边外交活动。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科学判断的关系。 【温故知新】列举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 【知识梳理】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原因 ⑴国际因素: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壮大 ,冲击两极格局 ⑵国内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工作重点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需要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⑶决策因素: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对外关系方针出发点;(调整依据) ①战争危险还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可喜发展;② 不发生世界战争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有希望 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邓小平1985年3月提出)。 2 、根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3、外交政策调整后的外交政策(调整的表现): ⑴奉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 ①含义:中国在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从国家利益出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的政策。 ②原因:①吸取历史上中国与苏联结盟而受制于苏联的教训;②不结盟政策便于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灵活地同一切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更有利于中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中国是世界大国,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与任何大国结盟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世界和平。(思维拓展部分) 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中国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谁发动战争就发对谁,谁推行霸权主义就反对谁; ⑶反对强权政治: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内政进行干涉。 ⑷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小结;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 1.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表现: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注:两国之间的外交为双边外交,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外交的外交为多边外交),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3、突出成就: ⑴2000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千年首脑会议; ⑵2000年9月,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举行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应中国要求,在会晤文件加入了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等内容。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中国积极参加 合作组织的活动: _年,江泽民参加美国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的最高级别的会议; ____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提出建设性的目标。 2.2001年中国创立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⑴建立上海五国机制() ⑵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⑶意义: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