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9722

基因专题

日期:2025-05-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13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基因,专题
  • cover
课件17张PPT。基 因温州瓯海任岩松中学 翁小敏例: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 A. 内含子 B. 外显子 C. 编码区 D. 非编码区 例: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 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基因基因与染色体、脱氧核苷酸、 蛋白质、性状有何关系? 概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做植物杂交实验时,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有何区别?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材料1:相传15世纪初,有一位日本高僧,在温州品尝到美味的瓯柑,就带了几篓回家。和尚们分食后,把柑籽随意地抛洒,想不到第二年春天,寺院里竟长出几株柑苗。几年后,柑苗长大成树,开花结果。后来,在这些瓯柑树中,发现一株结出的瓯柑都是无核的,于是就产生了“无核瓯柑”新品种。 你认为该“无核瓯柑”品种是怎样产生?不能说明 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能否说明 其性状一定发生改变?理由:①某些不表达的DNA片段突变 ②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③蛋白质不同,功能相同 ④隐性突变被显性性状掩盖 例: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等多个特点, 给人工诱变的成功率带来影响。那对于高等动物 来说,下列哪类细胞或时期的基因突变会使突变 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A.体细胞的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D.精子形成的变形阶段材料2:种植瓯柑,柑农较担心虫害,其中柑桔红蜘蛛是瓯柑的“害虫之王”,但令人欣喜的是人们发现了它的寄生菌--虫生藻菌。于是科研人员开始尝试起了生物防治和培育“抗虫柑”的研究。你认为“抗虫柑”应如何培育?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提取目的基因工 具培育抗虫柑,取 什么为受体细胞?提取目的基因的两条途径:1、从供体细胞DNA中直接提取目的基因 用鸟枪法(散弹射击法)2、人工合成基因 检测方法:①根据运载体具有的标记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进行检测。 ②可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基因探针应用:①基因诊断:诊断遗传性疾病,检测体内病毒。 ②环境监测: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 ③转基因技术目的基因的检测。 ④DNA分子杂交原理测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材料3:瓯柑味甘苦,是由果实富含某种甙类物质(简称甙Ⅰ)所致,该物质具降血压、生津止渴、清凉解毒、止咳却痰等作用,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称, 。但植株较高大,给高密植速丰产及果实采摘带来困难。人们渴望能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据说,在某地曾有人种植过瓯柑的一个变异品种,表现为矮株、不含甙Ⅰ。例:瓯柑品种是纯合子,某项育种研究要求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株(aa)、含甙Ⅰ(BB)的新品种(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瓯柑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单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亲本的基因型,然后依据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程序设计所需品种的步骤。人类基因组研究 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24条双链DNA分子。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