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04195

八上 2.8土楼回响 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08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上,土楼,回响,教案
  • cover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 《客家之歌》教学设计 一、课型:欣赏课 二、年级:八年级上 三、设计思路:考虑到欣赏课是最难引起共鸣的课型,为了整堂课下来,不使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我设计到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能参与进来,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课堂的趣味性。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小学到中学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心智上的成熟,让他们不再随波逐流,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去听音乐。这时候,作为老师,就需要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五、教材分析:交响音诗《土楼回响》,是作曲家刘湲创作的一首以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有着进行曲风格的三拍子乐曲,具有浓郁的广东音乐风格特色。曾获2001年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其中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由A、B两个音乐主题及其变奏不断交替变化而成,构成了一个行进在地平线上的客家人群像。A主题为合唱,取材于客家山歌《唔怕山高水远》,B主题为铜管乐器演奏,取材于劳动号子《新打梭镖》。在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型下,力度由p-ffff变化,描绘了客家人从远古走到今天,不断发展壮大,音乐极具感染力。曲式结构为:引子-A-B-AB-B``-A``-尾声。 六、教学内容: 1、客家文化 2、《客家之歌》赏析,曲式结构,及衍生出来的音乐小知识,像三拍子、音乐要素等。 3、拓展练习:学生自创打节奏和根据音乐行进,有表情的参与合唱。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双响筒、铜镲、腕铃、棒铃、碰铃 八、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习《客家之歌》,了解客家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客家音乐及中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2、能够用客家方言唱出主题,并用简单律动参与《客家之歌》的欣赏活动。 九、教学重点: 1、听辨出曲式结构,明白力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2、A、B音乐主题 十:教学难点:全体分工协作,节奏的准确把握。 十一:教学过程: 介绍客家人的开场白导入土楼。(5分钟) 师:有这样一群人,被人们称为“北人”;他们的女人是唯一没有被“缠足”的;他们的语言曾在太平天国时,被当做国语;他们居住的土楼,因造型独特,被称为“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同时展示围屋图片),请问,大家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生: 客家人。 师:对了,他们就是勤劳勇敢的客家人。那么,班上有多少客家人呢?请你讲讲关于客家人的一些特色的东西。 生:客家围屋、酿豆腐,客家擂茶、山歌节、采茶戏….(课前准备) 师:非常好,这么多的特色里,你们知道吗,唯有土楼是客家人最具象征性的标志,所以,在2000年的时候,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就专门邀请了作曲家刘湲,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创作了交响音诗《土楼回响》。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图发展和客家人性格的宏伟壮丽的历史诗篇,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两个音乐主题都出自客家山歌,只有四、五度两个音不变的“新打梭镖”号子主题和“唔怕山高水又深”的山歌主题。全曲共分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客家之歌五个乐章。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整部作品最高潮的部分--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新课学习。(11分钟) 完整欣赏全曲,初步感受乐曲《客家之歌》的情绪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整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宏大的构思,表现了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奋斗开放的性格和精神。) 说出乐曲在力度、速度、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乐曲分为几个部分。(速度慢慢变快,力度也有p—ffff变化,A、B两个音乐主题及其变奏也不断交替变化,可分成引子-A-B-AB-B`-A`-尾声七个部分) 三拍子节奏。分两组击掌奏出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音型,注意三拍子的重音把握。 3/4 XX XX XX / XX XX XX / 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分段赏析(14分钟) 1、引子: 随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