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8张PPT。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标要求 1、知道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2)苏共和“左倾”思想影响,伤害了知识分子积极性(3)党中央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1、背景国内因素: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批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国际因素: 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1956年2 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步伐。3、提出: 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2、目的: 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5、地位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科学民主6、成就科学技术领域: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文学艺术: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老 舍郭 沫 若《蔡文姬》剧照 现代戏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专门为北京人艺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情描写了距今2000多年前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1959年,著名导演焦菊隐先生将这部戏搬上舞台,一经亮相,就成为戏剧界最走红的一部名剧。1978年,北京人艺以原班人马重演这部剧时,观众人山人海,居然把广场的南墙都挤塌了。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 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影片,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7、意义: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曲折的年代———双百”方针贯彻受挫1、原因(1)根本原因是“左” 倾错误的影响(2)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2、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4)样板戏一统天下3、结果: 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