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25816

第二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件、学案、预习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32830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表,形态,第二,预习,学案,课件
    (课件网) 世 界 地 理 奇 观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远看像棉花 团,其实是坚硬的石灰岩地貌。 土耳其西南部棉花城堡 南极的冰雪世界里,有一座冒着热气的火 山—埃里伯斯。它是地球位置最南的活火山, 除了火山口外,整个火山常年被冰雪覆盖。在 冰与火的碰撞下,形成了一系列神奇的风景。 冰与火之歌 火山内部的高温蒸汽从岩石缝隙中传到地表,令 地表冰层融化,当蒸汽和融水喷出后,又立刻冰 冻凝结,在出气口处形成冰塔 沙漠里的间歇喷泉 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绚丽的 间歇喷泉,干涸的岩床以及引人入胜的高山……这像是 来自外星世界的画面,如同海市蜃楼一样令人难以置 信,它是沙漠中壮观喷发的间歇泉。 帐篷式山峰 我们只能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 谓造化钟神秀,面对如此震撼壮美的自然 奇迹,我们除了去赞叹,还能做什么呢? 位于阿根廷中部沙漠地带,景区标志性景点“蘑菇石柱”,是岩层沉积后风力侵蚀的产物 阿根廷的“月亮谷” “月亮谷”景区中的一个景点———弹球场”,“弹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说法,至今仍是个谜 “丹霞地貌” 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地区,为红色砾岩和砂岩形 成的,在风化、崩塌,流水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 成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 、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观  石林是中国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另一个称 谓,是石灰岩不断遭到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 貌,从明朝起,就已经以“世界第一奇观” 闻名遐迩。 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地区,每年冬季,它被雨水注满, 形成一个浅湖;而每年夏季,湖水则干涸,留下一层以 盐为主的矿物硬壳,人们可以驾车驶越湖面尤其是在雨 后,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丽 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 “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沼 自然界中仍有许多未知的奇观, 等待我们不断探索,发现…… 课标解读 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2017级四省市(京津鲁琼)教学内容建议 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综合思维] 2.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解释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 近三年高考全国I卷与海南卷、2007-2015年山东卷考题分布表 考情分析 考卷 年份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全国I卷 2019年 9-11题 黄河小北干流的堆积游荡等问题 12分 2018年 6-8题 河流阶地的形成、河流堆积物的分选性 12分 海南卷 2018年 15、17题 流水侵蚀作用,黄河治沙的措施 6分 2017年 11题 山间宽谷里集镇遭遇洪水的特点 3分 山东卷 2015年 5-6题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裂谷”问题 8分 2013年 26(1)题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6分 2011年 3题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分 2010年 5-6题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8分 2009年 26(1)题 地形类型的判读及形成的外力作用 4分 2007年 3题 26(3)题 形成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分 10分 考情分析 2019年临沂市高三地理抽测卷考题分布表 结论:1.考查频繁,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注重提高核心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难度中等。个别题以选择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4.考查内容以河流地貌的形成为主,但仍不可忽视对其他外力作用的复习。 高三抽测卷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期中抽测 8题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2分 一轮质检 17-18题 河流阶地的形成,河流流向判断 4分 高考二模 36(1)题 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6分 学情展示 预习自测答案 1-6:BCCCBD 7.冲(洪)积扇 山区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