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5350

第三节 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 〖课件〗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458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节,探索,生物,进化,历史,课件
    《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其中有“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的世界,涉及更多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同时,也要让学生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过去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了解什么的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和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式;生物课上也将出现更多的学生讨论、交流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要实现这一目标,(浙教版)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化石--寒武纪爆发--适应辐射--物种形成速率--趋同进化--趋异进化--协同进化:生物是怎么进化的,化石为什么是最好的展示生物进化历程,物种是怎么灭绝,渐变论和点断平衡论的区别都是本模块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此教材还在课后题目安排了问题探讨,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自选一个专题收集有关“寒武纪大爆发”的形成原因或恐龙灭绝原因的资料,可以让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通过学习有关生物进化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解释身边的生物学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保护其他生物的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两节课已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知识以及其的正确性和理解了选择才是进化的动力。化石是如何显现年代,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对这些现象很感兴趣。同时学生经过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化石能展示生物进化历程的原因。 2.简述寒武纪爆发和恐龙灭绝的原因。 3.理解渐变论和点断平衡论的两种模型。 4.尝试解释中间类型的化石很难在地层中找到现象。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质疑精神、提问习惯和归纳思维能力。 3.了解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系统比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问题探讨、收集资料等活动,关注生物灭绝现象。 2.养成保护生物的意识和保护环境习惯。 五、重点、难点与突破 教学的重点是生物进化的历程及其意义。生物进化历程涉及到灭绝,适应,物种形成速率及其渐变论和点断平衡论两种模型等很抽象。因此本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问题探讨、收集资料、举例和讨论等),以丰富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化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保护生物的重要性。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节课采用“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引发思考→分析资料→获取知识→领悟理解→归纳总结” 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在上课之前每位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寒武纪爆发的和恐龙灭绝的原因的资料。 2.相关多媒体课件以辅助学生的分析讨论。 八、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导 入 新 课 教师设疑: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