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动物的速度 (一)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Excel 2010的界面组成,理解各组成名称,能识别、理解Excel中常见的鼠标指针。 2、会启动Excel 2010,会选择指定工作表及单元格区域。 3、会录入相应的数据及名称,会用填充柄填充数字序列。 4、感知Excel丰富的呈现方式,感知动物运动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分为五个部分,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地介绍了Excel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部分,介绍用程序菜单方式启动Excel 2010,这是比较标准的方式,Excel文件的打开方式在后续的学习中给出,便于学生掌握。 第二部分,Excel 2010 的界面完全抛弃了Excel 2003版的“菜单”、“工具栏”结构,用“选项卡”替代了原来的“菜单”、“工具栏”,目的是快速地呈现操作命令,提高工作效率。教村中使用操作命令是按“选项卡”--“组”--“命令按钮”的标准顺序给出,便于学生理解。课本采用图解的方式直接呈现了Excel 2010的主界面,由于界面组成比较复杂,因此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给出了编辑区中各部分名称,其它组成部分在后续的学习中按需给出,减轻学生负担。 第三部分,数据录入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材给出在单元格中直接录入、用填充柄复制录入、用填充柄智能录入三种方式,其中用填充柄录入难以理解、操作,同时也最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本节还介绍了另两种重要操作,一个是录入后合并居中,另一个是选择单元格区域,这都是常用的操作,力求学生掌握。 第四部分,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是本节要学生明白的内容,工作表的命名相对比较简单。 第五部分,Excel文件的保存,因为本课案例是直接启动Excel,保存时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要给文件取名,其它方式的保存在后续教学中按需给出。 本课的“智多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Excel编辑区中的各部分组成概念、选区概念及操作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视野拓展”介绍了沙漠中的奔跑英雄———鸵鸟,主要是让学生感知自然与生命的伟大。“创作天地”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培养学生网络信息获取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含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建议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Excel的界面组成名称,识别Excel中常见的鼠标指针。 2)会选择指定单元格区域,明确其表示方式。 3)会用填充柄进行复制填充和智能填充。 2、重、难点 1)认识Excel界面组成,选择各种单元格区域,单元格数据录入。 2)填充柄智能填充操作。 3、教学过程建议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谈话导入 问题:信息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格是其中比较简洁、明了的一种,请同学列举自己用到的表格? 引入:Excel简介 回忆、思考、交流。 探索学习 启动Excel 2010 学生自主实践 讲解1 认识Excel 2010界面 启发引导认识工作簿、工作表、列、行、单元格及名称、编辑框 参阅本环节“智多星”内容,并观察、思考、交流、实践。 讲解2 向工作表输入数据 重点操作引导: 合并后居中 选择指定选区 单元格内换行 填充柄复制填充 填充柄智能填充 观察、思考、交流。 参阅操作步骤进行实践。 讲解3 给工作表改名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参阅操作步骤独立进行实践。 讲解4 保存工作簿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参阅操作步骤独立进行实践。 明确保存文件的位置 总结 1)Excel 2010的界面 2)数据录入的五种重要操作 自主总结 教学建议 Excel 2010界面组成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新名称比较多,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议按工作簿、工作表、行、列、单元格、编辑栏的逻辑顺序进行引导,逐个认识,对编辑栏的讲解,要穿插数据录入操作,明确数据录入可在单元格或编辑框中进行。在数据的录入教学中,课本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建议让学生自主实践,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