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96000

9.古诗三首《从军行》 第1课时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视频 查看:59次 大小:593086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三首,从军行,1课时,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9.古诗三首《从军行》 第(1)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自主预学】 1.预学教材P53,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学习要求呢? 本单元主题是爱国为主题,学习要求有: (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预学第9课《古诗三首》,熟读古诗,自学生字和新词。 3.课前搜搜: (1)了解乐府诗: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2)玉门关简介: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自主展学】 一、激趣导入,解题入境。 1. 导入课题: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节课,你们将一起学习一首乐府诗《从军行》。(板书课题:从军行,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题目:《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3.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简介作者。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 三、结合注释,体会诗意 1.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2)长云:层层浓云。 (3)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4)孤城:即玉门关。 (5)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6)破:一作“斩”。 (7)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