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 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 王芳 教学目标 能预测各种物体与水混合后的结果。 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 4、能用自己的话说明溶解的含义。 重点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题质疑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王宫里储存了许多许多的盐。但是这个国王非常吝啬,从来不把盐分给老百姓吃。由于长期吃不到盐,老百姓们四肢无力,经常生病,就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去王宫偷盐。结果多数人所偷的盐都被守卫搜了出来,这些偷盐的人还被拉出去砍了头。可是有一个从王宫向外面运送水的人,却天天都能偷到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运送水的人把盐放到哪里了吗? 生:水里! 师:为什么放到水里守卫就看不见了呢? 生:因为盐化在水里了。 师:你们觉得送水的人聪明吗?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种或几种物体与水混合在一起,那么物体与水混合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不是都像盐这样化在水里呢?大家想研究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盐到哪里去了?(课件出示题目) 二、解疑合探 师:老师已经在你们的实验桌上为你们准备了实验材料和器具,大家细心观察,看看都有什么? 生:对实验材料和器具进行观察 师:谁愿意说一说?别的同学在汇报的时候,你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实验桌上是否有这些实验材料和器具,如果他没说全,小组同学可以补充。我们只要认真听,仔细看就可以,不用动手。 生:实验材料有沙子、白糖、铁粉、食盐、锯末 实验器具有烧杯5只、玻璃棒1根、装有水的水槽1个、杯子1个、小勺5个 纸巾、抹布、实验记录单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食盐、白糖、锯末、沙子、铁粉这五中物体分别放入五只装有烧杯的水中,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先想一想,一会儿把你的猜想告诉大家。 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把你的猜想告诉大家? 学生各组汇报猜想。 师:还有不同的猜想吗? 师:老师已经帮你们把猜想记录下来了,我们的猜想一定正确吗? 生:不一定! 师: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应该怎么办? 生:实验。 师:你知道怎样规范地使用玻璃棒呢? 师:你来为大家演示一下,好吗? 生演示时玻璃棒按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但烧杯发出很大的声响 师:这位同学在使用玻璃棒搅拌时做得很规范。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生:有,玻璃棒把烧杯碰得直响。 师:你们认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生1:不对,因为这样有可能把烧杯弄破。 师演示:为了规范实验,在对另一种物体进行搅拌时,要先用纸巾把玻璃棒擦净。 师:为了使实验进行的顺利,老师有几点建议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五、分组做实验 师:现在小组就可以按照你们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咱们看看哪个组合作的最愉快,实验也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 (教师指导观察、记录现象)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汇报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因为倾听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看看哪组同学听得最认真。 生:我们把盐放在水里,盐化了。 师:能说说盐是怎么化的吗? 生:一开始放进水里,它的颗粒很大,然后我们用玻璃棒搅拌,发现盐一点点的变小,最后不见了,水还是透明的。白糖和食盐一样,也是一点点的变小,最后不见了,水也是透明的。沙子沉入了水底,水有些发浑。锯末一半漂浮在水面,一半沉入水底。水稍微有点浑。铁粉沉入水底,水发黑。 师:其它小组谁还愿意说说? 生:我们组的食盐并没有完全化,还有一些沉在水底。 师:还有哪个小组和他们组一样? 师:这组同学,你们再观察一下,现在的食盐和你们刚放进时一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