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821676

人教版 必修3 高二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课件 50PPT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569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必修,高二,历史,第六,单元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歌曲《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指什么?“故事”是指什么?“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位老人”指谁?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伟大的转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课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归纳、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并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比较。 2.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教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的形势,认识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必要性,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贡献。 2.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学习老一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难点 重点 教学重难点 一、伟大的转折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 材料二: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 ,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邓小平 (1987年4月) 内容解析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1)内容: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实质: 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3)错误根源: 个人崇拜,教条主义 (违背实事求是) (4)影响: “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 出现“文革”后的“两年徘徊” 两个凡是 邓小平关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高度评价这场讨论的伟大意义,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