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 《点亮小灯泡》活动记录单 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装置图 第( )组 请思考:1.找规律,小灯泡与电池怎样连接才能发光?2.回忆小灯泡不能发光的电路连接,有时间的话可画在记录单反面。 (
课件网) 2.点亮小灯泡 猜一猜 Some things do not do now, will not do a lifetime. 猜对了吗? 爱迪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 这些发明创造中最伟大的莫过于电灯。他和助手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收集了各种资料,做了四万页笔记,一连几个月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试验,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试制成功了可用45个小时的电灯泡。爱迪生又用了两年时间对六千多种植物的纤维一一进行试验,使灯泡的寿命延长至1000小时。1882年,第一批实用灯泡问世,不久即进入千家万户。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美国人库利奇发明钨丝灯,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仔细观察下面电器元件的结构 玻璃泡 灯 丝 金属架 连接点 连接点 铜帽 正极(+) 锌筒 负极(-) 动手连一连,并将点亮的电路画在记录单上 “点亮小灯泡” 活动流程 1.小组尝试连接电路,确定小灯泡“亮”起来后,记录员及时地将这种连接方式画下来,然后再去发现更多种连接……注意分工合作,及时记录! 2.找规律,小灯泡与电池怎样连接才能发光? 3.回忆小灯泡不能发光的电路 连接,有时间的话可画在记录单反面。 4.听到音乐声停止活动,整理材料。 轻声 交流 人人 动手 及时 记录 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灯丝之间的连接 通路中的电流流动示意图 调查家中使用的电器 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 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家中每个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 最低用电量是多少? 我们能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吗? 课后小结 课后习题 1.分析下面三种电路连接,然后在括号内分别填入“通路”“断路”“短路”。 短路 通路 断路 短路 和 断路 通路 课后习题 2. 上图电池上的符号“+”表示( )。 A.南极 B.正极 C.负极 3.下仔细观察上图中的小灯泡示意图,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 A.灯丝 B.金属架 C.玻璃泡 B A 课后习题 4. 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 )。 A.从电池正极出发回到电池负极 B.从电池负极出发回到电池正极 C.没有固定方向 A 点亮小灯泡 【教材简析】 通过第1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这几个知识点。本节课要求学生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在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再提供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学生尝试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并分析电流在小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 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教科书出示了四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图,教师引导学生连一连,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哪种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光及原因,从而引出短路、断路等概念。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组织学生调查家中的电器和用电情况,同时渗透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激发研究电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点亮小灯泡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换言之,学生用同样的三种材料进行电路连接,无法真正理解通路中小灯泡会亮的原因和电流流经的路线,也不明白为什么断路中的小灯泡不能亮,更不明白电池正负极直接相连就会发生短路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