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878252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学案(3份含答案)浙科版必修2

日期:2025-09-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1229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2019,必修,科版,答案,3份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动力与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1.概述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2.掌握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学生用书P72] 一、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1.人工选择 2.自然选择 同种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个体 3.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二、种群的变异性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是不定向的。生物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形形色色的基因型。 2.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三、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1.含义 (1)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 (2)基因频率=×100%。 (3)基因型频率=×100%。 2.相关计算 (1)若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p+q=1; (2)若基因型AA、Aa、aa的频率分别为D、H、R,种群总个体数为N,则p=D+1/2H,q=R+1/2H。 3.遗传平衡定律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是由基因频率所决定的。 4.促使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等。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2)生物通过变异产生新的基因,这里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畸变(×) (3)自然状态下的种群通常不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5)环境改变诱导生物产生变异,不同环境选择不同的变异得以保存,因此变异是定向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学生用书P73] 1.比较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选择因素 人 自然环境 选择对象 家养生物 自然界中的生物 选择目的 满足人们需要 适应当地环境 选择手段 人工挑选 生存斗争 进化速度 较快 十分缓慢 结果 培育出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自然选择的几个问题 (1)选择的对象:从分子水平上,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从而改变着种群中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2)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3)选择的手段:生物繁殖产生的大量后代与有限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并加剧生存斗争。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有利变异的生物个体生存下来,从而完成一次自然对生物的选择。 (4)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选择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 1.科学家对某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C.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 解析:选A。由图可知中间体色数量最多,应是其最适应环境,生存几率高,故A正确。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数量少,但不能说明繁殖能力弱,故B错误。也不能说明是因为它们的食物来源少,故C错误。中间体色是原本就有的性状,不是新形成的,是在自然选择中留下来的,故D错误。 2.(2017·浙江4月选考)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解析:选C。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农药的自然选择才产生的,而是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说自然选择导致变异,故A错误;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