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892265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学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512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地球,结构,学案
  • cover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课程导学】 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标准解读:能自己绘制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培养地理实践;利用相关事例阐述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 【按图索骥】 【知识清单】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分类 传播速度 传播的媒介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③ 横波 较① ② 2.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地下④ 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⑤ 。 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地下⑥ 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⑦ ,横波⑧ 。 3.地球的内部圈层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物质状态 地壳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33km?2900km 岩石构成的⑨ 外壳 地幔 上地幔 固态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⑩ 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 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外部圈层 ? 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 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 、?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 ①慢 ②固体 ③改变 ④33 ⑤下降 ⑥2900 ⑦下降 ⑧完全消失 ⑨固体 ⑩内核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活学巧练】 1.判断题 (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 (2)海洋地壳厚度比陆地地壳厚度大。( ) (3)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 (4)岩石圈就是地壳。( ) (5)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 2.连线题 ①纵波 A传播速度慢 ②横波 B 传播速度快 【参考答案】 1.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2.连线题 ①—B ②—A 【教材点拨】 一、地震波及其应用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莫霍面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古登堡面处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根据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2.寻找矿产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当横波遇到油气资源时,横波会突然消失。 3.地震发生时的感觉 由于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如果人在陆地上,那么会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才会感觉到前后、左右摇晃;如果人在水面(湖面、海面)上,则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例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在A处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 ) A.铁矿 B.有色金属 C.石油 D.煤 解析 根据地震波的特点,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图中横波在A处消失,可能储藏液态矿产,选项中对应的是石油,C对。 答案 C 规律总结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如横波消失处,可能会有石油或天然气等液态或气态矿产。 例2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解析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 答案 B 解题关键 明确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感觉是由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造成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地壳与岩石圈 1.地壳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分别是“硅铝层”和“硅镁层”。 2.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地壳与岩石圈的比较 厚度 范围 联系 地壳 平均约17千米 地表至莫霍面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岩石圈 平均100~110千米 地表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