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18025

【备考2020】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统编(十一)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三)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5次 大小:11309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考,梳理,词曲,古诗,40篇,定的
  • cover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梳理 中考说明规定的40篇古诗词曲梳理(三) 第21篇 雁门太守行(李贺)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联诗人以色彩斑斓的战争风云,烘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构成了悲壮、奇特的意境。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颔联和颈联描写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尾联诗人用“燕王筑黄金台”礼遇人才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深度解读】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主旨】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诗人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第22篇 赤壁(杜牧)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首联诗人借物抒怀,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只描写一只小小的断戟和诗人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那支断戟,也引发了读者无限联想。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尾联用典故,以小见大,旨在表明: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胜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就要被重写了。诗人的潜台词是: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 【深度解读】诗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结尾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生动场景告示读者,若东风不与周郎方便,那么将有可能发生逆转,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以及怀才不遇的不平。 【主旨】这首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第23篇 泊秦淮(杜牧)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联一个“笼”字用的形象准确,描写了朦胧冷清的月色夜景。“近酒家”为下联引出“商女”作铺垫。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尾联议论,情景交融,表面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运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 【深度解读】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第一句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商女不知亡国恨”运用曲笔,说明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主旨】这首诗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第24篇 夜雨寄北(李商隐)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首联实写,诗人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抒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尾联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深度解读】诗第一句写出了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第二句用描写回答了家人的问询。第三句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