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探索宇宙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信息途径获得的关于宇宙、探测工具、航天大事记的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乐于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了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到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2.航天器是如何进入太空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并将其整合成网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茫茫的宇宙浩瀚而神秘,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便对它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宇宙从哪儿来?它到底有多大?并为此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出示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看到一些自然现象,由于无法解释常常通过编传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嫦娥偷药奔月、夸父持杖逐日。 3.讨论:通过神话故事我们了解到,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远古时代,人类是怎样认识和观察宇宙的? 4.小结:古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靠肉眼来观察的,并常常为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编纂神话寄托理想。 【通过神话故事,使学生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工具是简单的,收获也是较少的,也为后面讲解先进的观测工具做铺垫,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帮助。】 (二)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1.谈话:人类最早观测宇宙的工具是望远镜,关于望远镜你有哪些了解? 2.借助多媒体介绍望远镜: (1).折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折射望远镜,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7年发明的。他用这架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以及木星的4颗卫星。 (2).反射望远镜:1672年牛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能更清晰的观测到比较暗的天体。 (3).射电望远镜:好比是天文学家的“顺风耳”,随着地球的运动,望远镜扫射天空,接受天体发来的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就是通过它捕捉来自宇宙的各种信息的。 (4).空间望远镜:自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全国先后发射了数以百计的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行器用于天文观测。著名的哈勃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人们把它的诞生看成是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一座里程碑。 3.讨论:了解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认为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学家提高探索宇宙的能力的?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望远镜的发展的? 学生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介绍交流不同类型的望远镜及其发展,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使学生大胆发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了解其他观测工具。 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获得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到太空中观测,才能获得更多的有关宇宙天体的信息,因此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许多宇宙探测器。你们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各小组把自己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整理资料并交流。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测宇宙的工具?它们都有什么用途?你认为探测宇宙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材料。 【资料的交流和补充,可以有效的弥补学生思维的单一性。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进行搜集资料,了解先进的探测工具。】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