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30315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共52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446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染色体,PPT,52张,遗传,伴性,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男性染色体分组图 女性染色体分组图 常染色体 男、女相同 (22对) 性染色体 男、女不同 (1对) 对性别起决定作用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人类染色体分组并编号。 同源染色体配对 22对(常)+XY(性) 22对(常)+XX(性) 1 : 1 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性别决定的常见类型 XY型 ZW型 ♀:常染色体 + 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 ♂:常染色体 + 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常染色体 + 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常染色体 + 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 强调同型、异型,XY染色体大小关系随不同物种有区别 讨论:人类研究性别决定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为人类的社会生产服务。如:奶牛业为要生产牛奶,就希望母牛产下的小牛都是母牛;种瓜的农民希望多开雌花以增加产量,等等。” 美国生物学家: 摩尔根 果蝇的特点? ①个体小易饲养 ②繁殖速度快 ③有各种易于区分的性状等 常染色体 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3对:Ⅱ Ⅱ,Ⅲ Ⅲ,Ⅳ 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一) 实验现象 P F1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红眼(雌、雄) × 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了什么? 提出假设 假设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 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假设一: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 假设二: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上, 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Y染色体 雌果蝇种类: 红眼(XWXW) 红眼(XWXw) 白眼(XWXW) 雄果蝇种类: 红眼(XWY) 白眼(XwY) 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二) 经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 P F1 F2 × (三)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XWXW XwY XW Y Xw 配子 XWY XWXw × Xw XW Y XW XWXW(雌) XWXw(雌) XWY(雄) XwY(雄) 3/4红眼(雌、雄) 1/4白眼(雄) (四)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 F1 XWXw XwY (五) 实验验证 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雌 雌 雄 雄 126 132 120 115 与理论推测一致,完全符合假说,假说完全正确! 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六) 得出结论 概念: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分类 伴X遗传 伴Y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如: 1、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伴X隐性遗传 2、抗VD佝偻症 ———伴X显性遗传 3、外耳道毛耳性状遗传 ———伴Y遗传 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 据统计: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 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 红绿色盲症 发现者: 症 状: 道尔顿 色觉障碍,红绿不分 色盲症的发现 J.Dalton 1766--1844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 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2、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1、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伴X隐性遗传病 男患者 女性 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