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31530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件 (20张PPT)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64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学思之窗 1、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2、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3、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资源丰富。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概念: 创办: 特点: 意义: 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①经济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 ③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 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④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⑤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1980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988 海南省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深圳 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 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 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开放区。 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1988年起在各省份开放城市中建立经 济技术开发区(目的、特点、作用)。 天津 上海 大连 秦皇岛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温州 福州 广州 湛江 北海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 环渤海地区 意义: 1、沿海港口开放城市,加快了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的步伐;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 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 内地经济都有深远影响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假如你是当时的邓小平,你决定加快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目的: 有利条件 意义: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①以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和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城市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结合此图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开放体系 推进 范围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点 沿海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2.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区 D B 课堂随练 3.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