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36173

8. 谁能传播声音 教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73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谁能,传播,声音,教案
  • cover
《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8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通过周围的物体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声音的传播,提出猜想;能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学以致用,能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气体、固体和液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教学难点: 探究声音传播的途径。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大鼓1个、背后吊着1个小泡沫球的纸屏4个。 学生准备: 每组准备水槽2个(1个放水,1个放牛奶)、钟罩、抽气机、闹钟、铁丝铜丝各1段、水、牛奶、塑料袋(结实、透明)、扎线若干、长木棒1根 、纸杯若干、图钉、曲别针等 【教学过程】 一、现象质疑,提出问题 1、上课铃一响,大家马上从校园的各个角落奔向教室,这说明校园不同角落的 同学都听到了铃声。那么,铃声是怎样传到校园不同角落同学的耳朵里的? 学生猜想并交流问题的答案。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 声音究竟能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教师针对学生的猜测情况,只要学生表述得有理有据即予以激励性评价,但并不作出是非性判断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实验探究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预设1:将钟罩罩住响铃的闹钟,能听见铃声,然后用抽气机不停地抽出钟罩内的空气,铃声渐弱,最后钟罩内几近真空只能看到闹钟的小锤在敲,却听不到铃声。但是,当钟罩拿开的时候铃声又恢复了原样。这就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各小组讨论并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猜想及根据。 (2)各小组讨论交流:怎样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弄清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各组代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次探究可能需要的实验材料:有钟罩、抽气机、闹钟等。 各小组取出实验材料,认识钟罩、抽气机并熟悉使用方法。 各小组研讨,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逐一出示“温馨提示”及“实验记录单”的课件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在实验中,各小组成员取放闹钟时,手要抓牢钟罩,轻提轻放,以防碰损。 2.使用抽气机时,将抽气机的吸气孔用橡胶管与钟罩口要紧密连接。3. 实验时,要保持安静,注意倾听闹钟的声音。 4.在实验过程中各组要团结协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探究空气能否传播声音实验记录单 我们的猜想 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 钟罩、抽气机、闹钟 我们是这样 做的 我们的发现 结论 指名读“温馨提示”与“实验记录单”,帮助学生弄清实验要求. (4)各小组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5)各组代表根据实验单,以实物投影的方式汇报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6)师生研讨总结: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预设2: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轻轻挠铁丝、铜丝或木棒的一端,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就能听见声音,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把闹钟用塑料袋装好,扎紧口,分别浸入水、牛奶中仍能听见闹铃声,证明夜体能传播声音。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固体和液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1)学生猜想并谈根据。 (2)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3)各小组商讨确定其中一个准备探究的实验。 (4)各组明确所需的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 (5)出示课件帮助学生弄清实验要求。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