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篆书》教案 教材分析: 通过楷书学习,在认识了隶书、行书、草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书法发展的源流,最后要认识五体书中最古老的字体———篆书。 篆书从孕育到成熟历时漫长,而且面目多样。人们通常将秦朝建立前写法各异的篆书统称“大篆”,之后重新规范统一了的标准篆书称为“小篆”。 本课教材着重介绍商周、春秋战国及秦代的篆书。教材首先介绍了金文,金文拓片给人们古朴的感觉,它是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商秦汉铜器上的汉字;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大篆作品《石鼓文》,它是上承各类大篆,下启小篆文字的代表性作品;最后,教材介绍了小篆代表作品秦代的《秦山刻石》,上紧下松是它极具美感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篆书的基本形态,知道并感受篆书笔画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篆书的基本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篆书的基本形态, 2知道笔画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1篆书的辨认性。 2培养对篆书的基本欣赏能力。 3.增强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篆书代表作品高清图片、教学微课、示范作品、毛笔墨汁等书法用品。 2.学生准备: 毛笔墨汁等书法用品、一个自己喜爱的篆书文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用亲切语气与学生问好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归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学生参加书法探索节目。 2.提问:中国书法五体指的是什么? 3.揭示课题:认识篆书。 三、篆书的由来 1.观察课本,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获取信息。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知识结构图并提出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课视频。 4.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找出答案。 5.学生小剧场,了解小篆的故事。 四、篆书的辨别与欣赏 1.引导学生从书写方法、外形结构、线条及版式编排等方面分析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3.师生共同分析、欣赏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作品。 4.小游戏:区分大篆和小篆。 五、篆书的基本笔画 1.出示篆书“未”字,提问学生:这个字有多少笔画。 2.师生互动:学生以手为笔,跟着老师数笔画。 3.引出篆书的基本笔画,并作简单了解。 4.学生根据所学笔画知识,练习自己准备的篆书字体。 六、教师示范 1.我画你猜游戏:教师写字配画,学生猜字。示范字:篆书“花”。 2.引出“一个字,一幅画”活动,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七、创造表现: 1.教师讲述作业要求,学生以个人形式完成作业。 2.提示:同学们在使用墨汁和颜料的时候要注意环境卫生。 3.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八、交流评析 1.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自信心。 2.学生互评作品,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3.教师点评小结。 九、课后扩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鼓励学生感受并热爱传统文化艺术,学会用添画的方式学习篆书,并带动身边的人认识篆书、热爱书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