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44185

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1《风的形成》教学设计pdf版

日期:2025-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77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
  • cover
21.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的形成》是青岛版小学科学( 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天气与气候》单元的第 2 课时。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风”为线索,通过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风的形成原因, 从而将实验中风的成因与自然界风的形成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明白风的形成是由于自然界空 气的冷热温度不同造成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从让学生解答关于风的谜语来引入本节课的学 习,并提示学生准备大饮料瓶、蜡烛、蚊香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 分活动过程,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关风的现象并想办法制造风, 通过模拟实验让生切实感受 到风的形成与冷热空气之间的关系。 再由此及彼, 理解自然界风的成因, 并从正反两个方面 思考生活中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 激发 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海边的特殊现象———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 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 体现探 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空气已经有较多的认识, 能够知道空气的基本性质, 并用科学词汇进行 描述, 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对于风学生比较熟悉, 但是对于冷热空气造 成的空气流动没有系统性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以 激发,从而对自然界风的成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风是由于冷热温度造成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在小组讨论的前提下根据猜想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风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利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风对于人类生活及自然环境的两面性。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 :大饮料瓶、蜡烛、蚊香、记录单。 教师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PPT 2 出示 ] 风吹树叶图片,并利用谜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谜底。 2.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风的形成。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那里有风? 1. [PPT 3 出示 ] 生活中与风有关的图片。 2.学生思考并寻找生活中哪里有风,并利用自己的方法制造风。 3.总结风的基本特点: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活动二: 模拟实验探究风的成因。 1. [PPT 6、7 出示 ]模拟风的形成实验。 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PPT 9 出示 ] 教师总结: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 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活动三: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 [PPT 10、11、12、13、14 出示 ] 自然界与风有关的图片(风力发电,帆船运动员利用 风的力量鼓动帆船前行, 一家人一起放风筝, 台风过后树木被连根拔起砸到汽车的情景图) 。 2.学生分析风与人类生活的好处与坏处。 三、拓展活动 -- 了解海陆风的成因。 [PPT 15 出示 ] 在海边,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板书设计】 风的形成 热空气 轻 ↑ 好处 空气流动→风 冷空气 重 ↓ 坏处 【记录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