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44198

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6《刹车的学问》教学设计pdf版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9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
  • cover
1 26. 《刹车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刹车的学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设计与发明》单元的第四 课时。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术。 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与猜测,提出活动指向 : “行驶中的自行车为什么能被 刹住?”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引发问题,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自行车构造及其刹车原理的好 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生活中发生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后 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探究与实践, 呈现了一辆常见的自行车, 并标识出自 行车刹车装置的构造,即: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制动部分。目的让学生先观察整辆自行车 的大致构造部分, 然后认真观察自行车刹车装置的构造, 联想其功能。 同时介绍了自行车刹 车系统的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边体验边探究, 在探究中着重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刹 车系统的制动部分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二是刹车片所在的位置与制动的关系; 三是刹车片 选用的是什么材料; 四是控制部分和制动部分是怎样连接的。 通过问题引导, 使学生明确自 行车的刹车原理, 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部分是拓展与 创新,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刹车系统, 并能够借助研究自行车刹车系统的经验, 推测汽车的 刹车原理, 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 从而拓展知识, 了解汽车的刹车系统组成以及汽车的刹车 原理,研究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了, 刹车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 经验,但对于刹车系统的结构学生了解较少, 这里面蕴含了较多的机械、物理知识,因此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多加锻炼, 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了解自行车的刹车系统, 认识到刹车运用了摩擦原理; 认识自行车刹车装置的组成部分 及其各部分的功能,能针对自行车的刹车部分说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 能从自行车刹车系统的探究活动中,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能依据观察到 的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刹车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刹车材料的选择,了解人类的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重 难 点】 了解刹车运用了摩擦原理;认识自行车刹车装置的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器材准备】 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 一、问题与猜测 1. [ppt 3 出示 ] 教师询问同学们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回答不一:自行车、电动 车、步行、开车等。在这些出行方式中,最环保的是步行,但是有时因为路程较长,我们也 可以采用自行车这样的出行方式,引入今天的主角“自行车” 。 2. [ppt 4 出示 ] 教师用 PPT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询问学生是否骑过自行车,在骑自行车 或者做自行车的过程中是否感受过自行车刹车。从而引入今天的主题“刹车的学问” ,并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自行车来探讨一下刹车的学问。 [ppt 5 出示 ] (教师板书:刹车的学问)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日常生活入手,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对自行车刹车系统组成 部分和刹车过程进行猜测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绿色出行。 】 二、探究与实践 1.观察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1)[ppt 6 出示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有哪些部分?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棒。老师现在展示不同样式的自行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