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及心得作文_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作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有了很深的感触。 书中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她只有19个月的光明的声音。但是她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并且考上世界最有名的学校哈佛大学,并完成了学业。海伦。凯勒还是一个教育家,他走遍了全世界各地大小城市,一心一意地为残疾人服务。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海伦。凯勒在小时候学说话的故事。要知道,对一个又失明又失聪的人来说,想说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海伦。凯勒靠着加强的毅力。每天都坚持艰苦的练习,一次不行第二次,第二次不行第三次;。。加上莎莉文老师细心教导,终于说出了断断续续的一句话‘天气很温暖。’这真是一个奇迹、海伦。凯勒通过艰苦的发生训练,终于学会说话了。虽然只是一句拼成的话,但毕竟是人类的语言。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海伦。凯勒能有这么大的成就,3成是天赋,7成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面对困难的精神。我读 书这本书前,哪怕只是一小小的困难都是推缩。缺少的就是海伦。凯勒这种不拍困难的勇敢的精神,从而受到身边人的批评核职责。读完这本书后, 7.4 向“距离”挑战 课标要求: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 人力、畜力、自然力 机械力(内燃机为主) 水陆:平面交通 水陆空:立体交通 比较上下图交通工具的不同之处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世界形势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法国1875年后共和制确立 德国1871年君主立宪确立 美国1787年后共和制确立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材料二:“蒸汽机的吼声使欧洲,北美,亚洲三大洲发生变革,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 --王世德《世界近代史》 从劳动力、资金、市场角度分析、归纳 (3)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经济 资本 市场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 科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 西门子 1866 发电机 齐柏林 1900 飞艇 本 茨-汽车之父 1885 三轮汽车 诺贝尔 1867 发明炸药 80年代 改良无烟火药 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 1903 飞机 福特 1896 四轮汽车 贝尔 1876 电话 爱迪生 1877 留声机 1879 电灯 1889 电影机 美 国 德国 瑞 典 戴姆勒 1883 汽油内燃机 狄塞尔 1897 柴油内燃机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扮演先行者角色。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1、表现 水: 陆 空: 1887年,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1885年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汽车 柴油机车投入运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汽车的发明 戴姆勒 (1834—1900)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