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 冯娟 【教材分析】 《植物的“分身术”》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中的第五课时。本课以“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为问题导向,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认识到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还通过亲身实践,在活动中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 本课教材内容先认识再实践的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教材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图片展示了月季、蒜等植物,并搜集关于植物繁殖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准备月季、大蒜、甘薯、秋海棠等植物,以及细沙、水、草木灰、剪刀、花盆、土等材料,为课上繁殖植物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教材提供了可以用根、茎、叶繁殖的一些植物,让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有一个总的认识。发现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根、茎、叶等器官繁殖。接下来,通过利用植物的“分身术”繁殖植物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繁殖一种植物,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第三部分自由活动,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教材展示了同一株植物花的颜色不同,让学生分析原因,认识到营养繁殖的价值。第四部分拓展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做繁殖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繁殖,并及时记录表达探究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并养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态度。 【学生分析】 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处在城市的孩子,虽然家里有各种各样的观赏植物,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一般没有细致的观察,更谈不上对植物的系统研究,但是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较好地进行查阅资料,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整理表达信息,这都为本次的探究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后代。 2.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植物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2.能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会用扦插等方法繁殖植物,感受植物的“分身术”。 3.能够自主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在参与植物繁殖的学习研究中,体验创造生命的乐趣,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科学技术能让生命更加的多姿多彩。 【重 难 点】 知道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通过实践,会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繁殖一株植物。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多肉植物、月季枝条、大蒜、甘薯、秋海棠、带适量细沙的花盆、草木灰、喷水壶、水、剪刀、资料卡。 教师准备:记录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PPT 3出示]柳树林图片。 教师谈话及向学生提问: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只要折下柳枝插在土里,便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柳树,这就是所谓植物的“分身术”。 4.[PPT 4出示]植物的“分身术”。 [板书课题]《14.植物的“分身术”》 教师过渡及总结:刚才我们了解的是柳树繁殖后代的方法,很多植物都有自己的繁殖后代的绝招。事实上,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分身术”。? 二、探究活动:植物繁殖的方式 1.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