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06795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3.《心脏和血管》 青岛版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1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心脏和血管,青岛
  • cover
3.《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王艳丽 【教材分析】 《心脏和血管》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人体内部的秘密》单元的第三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了解了我们的身体、身体需要的营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带领学生继续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以简活的文字提示了学生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长胶管、漏斗、秒表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测试脉搏活动。引导学生主要测试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制烈运动等状态下的脉搏。二是探究脉搏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脉搏的产生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活动二:找-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探究心脏的位置,了解心脏的形状、结构。引导学生探寻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二是认识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利用人体血管分布示意图观察,知道以心脏为中心,血管呈放射状发散向全身各处,越往身体末端,血管越密集,血管越细微,形成网络结构。三是总结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统一性作用。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是间接的,引导学生从课前搜集的大量资料中认识心脏和血管的有关知识。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首先通过心血管患者的图片,提示了高血压、心脏病、项脉硬化等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然后通过科学饮食,参加体育锻炼、拒绝烟酒等图片让学生明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元凶,因此要合理安排饮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二是“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此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自由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部分拓展活动。“测一测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人的心跳,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课外更多地关注心跳和血液循环方面的内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 血管,测量心跳等,使学生了解心脏、血管组成了人体奇妙高效的运输线路,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肌肉和骨骼、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本节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和血管,测量心跳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可能因素。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怎样保护它们。 2.知道心脏的形状及位置;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 3.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 难 点】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心脏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图片、自制听诊器等。 教师准备:课件、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听诊器、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PPT 3 出示]同学们见过中医如何为病人诊病吗?学生:号脉…… 2.指导学生触摸自己的脉搏。 3.教师:同学们知道脉搏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脉搏有心跳产生。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掌握新知。 (一)实际体验,指导学生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指导学生触摸脉搏,测试在安静条件下,一分钟的心跳次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