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16598

(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课件导学案练习(打包10套)中图版必修2

日期:2025-11-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329591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空间结构,必修,图版,10套,打包,练习
    第二节 城市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内涵。2.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一、城市化的概念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主要表现 内容 人口的集 中过程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的扩大 地域的转 换过程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经济结构 的变化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判断 1.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 ) 2.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 3.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也属于城市化的表现。( √ )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本质内容: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①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脱节。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思考 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 答案 否。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外,各国解决城市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特色。 思考 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 海市却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答案 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市区昼夜温差,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 探究点一 城市化进程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市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读“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思考以下问题。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的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 2.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 3.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4.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是在什么时间段? 答案 1970~198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