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瀚宇宙 【教材分析】 在了解了太阳系的组成后,本单元将学生的视野扩张到浩瀚的宇宙。引导学生了解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的组成及它们的关系;了解人类探究宇宙的历史。本课由“银河系”、“河外星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和“漫漫探索路”等四个活动组成。其中第三个活动是通过绘制天体系统关系图来引导学生总结所获取的知识,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展开学生想象翅膀,理解宇宙的浩瀚。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宇宙知识极感兴趣,却知之不多,教师有必要为他们准备一些形式多样的资料以备查。目前,大量的这方面的资料储存于书籍、网络、光碟中,教师也可提前布置学生浏览、阅读。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认识浩瀚的宇宙。 2.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三)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宇宙的浩瀚;认识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银河系、河外星系、探测宇宙的工具等各种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带领大家走入太空世界,即宇宙,你知道“宇宙”的意思吗?为什么要用“浩瀚”来形容宇宙? 教师:在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宇宙空间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的意思。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二)阅读讲解银河系 天空出现的横贯的朦胧光带,即为银河,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银河,只不过夏秋之交才能看到银河最明亮壮观的部分。 1.学生读图文。 2.图片介绍银河系的外形(外观、俯视、平视)。 外观:地球上看,是一道宽窄不一的河道带; 俯视:扁球状、漩涡状; 平视:铁饼。 3.分析:银河系的形状、太阳系与银河系的位置关系。 用视频介绍银河系相关信息。 教师讲解:构成银河系的每一颗恒星就是一个“太阳”,也就是银河系有1000亿个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用比喻让学生理解银河系的大小。) 4.学生交流材料。 关于银河系,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分小组进行整理交流,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5.认识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光年。 (1)理解光年的概念: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 (2)组织学生计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照这样计算1光年大约为30万×60秒×60分×24小时×365天=94608亿千米 (三)阅读讲解河外星系 1.学生认识大麦哲伦星云与仙女大星系,明白它们是和银河系一样大小的恒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两个河外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只在南半球才能看得到。 2.了解银河系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每一个河外星系都是由数十亿至上千亿颗恒星构成的。 3.总星系,它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它仅仅是我们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能够观测到的,或者是想象到的“宇宙”。即总星系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4.让学生理解课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用“浩瀚”来形容宇宙?层层举例,如: 乡镇→县→市→省→国家→洲→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地理区域对比 天体系统对比 (教师描述,在晴朗的夏夜,我们会看见一条淡淡的横贯苍穹的光带,那就是银河。当我们置身于茫茫宇宙中时,银河系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又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但这个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集团,只是宇宙中的小小的一份子,如同沧海一粟!而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多么浩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