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24308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60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
  • cover
课件18张PPT。期中综合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一、字词训练营(16分) 1.读拼音,写汉字。(8分) chú    zhǎn     líng ( 锄 )草 ( 崭 )新   年( 龄 ) juàn   duàn liàn  dù jì ( 眷 )恋  ( 锻炼 )  ( 妒忌 )二、句子闯关岛(13分) 1.用“ ———画出句子中不恰当的词语,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1)爱迪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了灯泡。 ( 发明 ) (2)同学们把零花钱存进“红领巾”小银行,支持国家建设,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支援 )( 意义 ) (3)王强做值日很详细,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 ( 仔细 )2.我承认自己佩服诸葛亮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3分) 我不能不承认自己佩服诸葛亮的沉稳性格。 ? 3.王刚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转述句)(3分) 王刚对小明说,如果小明再迟到,他就一个人去。 ? 4.他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缩句)(3分) 眼睛里闪出惊疑。 ?三、综合突破吧(10分) 1.前四个单元,我们认识了神机妙算、巧妙借箭的  诸葛亮 ; 手术拒绝用麻醉剂、有钢铁般意志的 刘伯承 ; 甘于清贫、克己奉公的 方志敏 。(6分)?2.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B.《景阳冈》是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C.《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历史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D.《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3.下列对文本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青山处处埋忠骨》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了诗人充满希望而不绝望的心情。 C.《从军行》全诗表明了将士们誓死保卫祖国的伤感之情。 D.《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又成熟的心理特征切入,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成熟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四、阅读小长廊(26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用“”划掉。(4分) 商量 推脱 嘱托 招呼 2.请将文中画“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 3.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2分) 他想置诸葛亮于死地。按照常理三天是无法完成造十万支箭的任务的,立下军令状后军法无情。 ? 4.文中写“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自己的目的就要达到了 。(3分)?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3分) 示例:我不会中你的圈套!我一定会完成任务!你就等着瞧吧!到时候,你一定会很吃惊!(合适即可) ? (二)课外阅读(12分) 陈正之读书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