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31149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加热和冷却 苏教版

日期:2025-10-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1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和,冷却
  • cover
3.加热和冷却 整理:江苏贝成科学工作室 拜永兵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设计实验,认识到热胀冷缩会导致物体体积发生变化。 3.阅读温度计发明的故事。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意识到热胀冷缩现象有利有弊。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教学重点】 认识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蜡烛、火柴、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红墨水、烧瓶、中间插玻璃管的胶塞、气球、水槽、记号笔、热水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开始,教师(出示蜡画):“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喜欢吗?” 2.“谁知道画是用什么怎样制作的?”(板书:蜡烛) 3.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知道的制作画的过程。 4.“你们想不想亲自试试?”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用蜡烛绘画,了解加热和冷却能使蜡烛的形态变化 1.“请大家拿起蜡烛,点燃,用火焰给蜡烛加热,看谁能用蜡烛在纸上作画。” 2.学生开始制作蜡画。老师巡视,指导注意安全。 提示:“做完的同学想一想: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 3.“成功了吗?把你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部分先完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蜡画作品。(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 4.“请大家把蜡画放下,想想,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 5.教师引导: “蜡烛原来是什么形态?”(板书:固体) “让火焰加热(板书:加热、箭头)后变成了什么形态?”(板书:液体) “由于它是液体,可以流动,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作画。流到纸上的蜡烛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箭头) “为什么会凝固?”(板书:冷却) 6.“加热使蜡烛由固体熔化为液体,冷却又使液体凝固为固体。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板书:加热和冷却)” 7.加热和冷却使蜡烛的形态改变了。刚才看到同学们在用蜡烛绘画时产生了一些碎蜡烛,有的同学的蜡烛已经很短了,扔掉挺可惜的,想一想:怎样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变废为宝,用好这些短蜡烛、碎蜡烛? 8.讲述:利用短蜡烛、碎蜡烛可以制作新蜡烛,还可以制作彩色蜡烛。 三、课件 介绍二氧化碳和干冰的转化。 四、拓展延伸 提问: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形态也会产生相似的变化。 【板书设计】 3.加热和冷却 加热 蜡烛 固体 液体 冷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提出预测 1.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 2.导入: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它们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板书:体积 3.了解前概念: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影响?学生自由发言。 二、实验探究,验证猜测 活动一:演示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加热和冷却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个铜球(板书:铜球),铜球加热和冷却,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演示。” 2.学生在老师的监护下做演示实验。 “这是一个铁环,这是一个铜球,铜球恰好可以从铁环中间穿过(演示铜球能够穿过铁环)。给铜球加热…… ”,“铜球还能够穿过铁环吗? (学生试一试铜球能不能穿过铁环)将铜球放入凉水中冷却后再试,观察:又发现什么?” 3.“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铜球的什么改变了?” “铜球的体积改变了”(板书:体积) “体积是怎么改变的?” “没有加热的时候铜球恰好可以穿过铁环,说明铜球比较小;加热后铜球不能够穿过铁环了,说明铜球的体积胀大了”(板书:热胀) “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又能够穿越铁环,说明铜球的体积缩小了”(板书:冷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