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水土流失的原因 ———以衡阳水口山地区为例 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2、为什么水口山地区的水土流失如此严重? 地理观察 探究水土流失的地理原理 活动一 观察实验,填写学案活动一表格。思考: 1、什么情况下,水土流失更严重? 2、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活动一 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观察第一组实验并记录结果 大雨 小雨 降水强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活动一 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观察第二组实验并记录结果 草皮覆盖 红壤 植被覆盖率越低 水土流失越严重 活动一 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观察第三组实验并记录结果 沙土 红壤 土质越疏松 水土流失越严重 活动一 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观察第四组实验并记录结果 陡坡 缓坡 一定范围内坡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小结 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降水、植被、土壤、坡度等 归纳提升:水土流失的地理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文 气候 植被 土壤 地形 探究衡阳水口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活动二 “世界铅都”———水口山 结合下图及学案所给材料完成探究二 江 湘 小组讨论,结合图文信息填写学案表格。 材料一: 湘江和舂陵水合抱的群山之中,便是湘南小城常宁的千年古镇水口山,距衡阳市17千米。水口山形如大鳖,“两道大江锁水口”。该地多红壤,其特点: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属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多低山丘陵, 地势起伏大, 侵蚀作用强。 河流径流量大, 水系发达, 侵蚀切割作用强。 红壤贫瘠, 植被破坏后 难以恢复。 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其气候特点及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材料二:衡阳水口山地区雨量丰沛,雨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80%,特别是6-7月受东南季风影响,经常有暴雨,年降水量达1200-1400mm。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冲刷作用强 提示:1、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由哪些人类活动引起的? 2、对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 年份 耕地 林地 居民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1990年 1868.22 3350.79 688.05 252.9 2013年 2242.98 2724.57 1034.82 438.39 衡阳水口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统计表(单位hm2) 毁林开荒,工矿建设 植被破坏 → 材料三:水口山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金、银、铜等20多种矿产资源。自光绪二十一(1896)年以来,大规模的连续性开采已百年有余。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地形: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 土壤:红壤贫瘠,植被难以恢复 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径流:水系发达,水量丰富,侵蚀切割作用强 人为原因 破坏天然植被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毁林开荒 开采矿产 过度樵采 工程建设 小结 区域背景资料:地理环境特点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课后探究:衡阳水口山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归纳提升:区域水土流失原因的一般分析方法 区域水土流失原因 谢谢大家! 此图反映了什么地理环境问题? 地理观察 水土流失 活动一 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观察水土流失的情况,并记录每组实验的结果 分组 实验过程 影响因素 第一组 同样的坡度、降水条件,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 第二组 坡度、土质、降水相同,A表面植被覆盖,B表面无植被。 第三组 降水相同,坡度不同的区域。 第四组 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暴雨倾盆,B是和风细雨。 土质 植被 坡度 降水 结合下图及导学案所给材料探究 衡阳地区水土流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江 衡山 衡阳盆地 湘 衡阳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