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57785

人民历史选修1专题五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共31张PPT)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9118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民,PPT,31张,改革,宗教,各国
  • cover
(课件网) 欧洲各国的 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1926年出生 1953年加冕 1、天主教会在西欧统治地位如何确立? 经济上: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各地教会隶属于教皇 思想文化上:控制人们的精神,垄断教育 军事上:发动十字军东征 温故而知新 思考2: 16世纪初的欧洲为何会发生宗教改革运动? 经济根源: 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重商主义思想 VS 教会的轻商思想 资本原始积累 VS 教会的贪婪敲诈 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王权的逐渐强化 VS 教会的独尊地位 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 VS 教会的精神桎梏(禁欲主义、蒙昧主义) 结论: 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会自身: 教阶森严、奢侈腐化 【课标要求】 1.认识16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卡尔文宗教改革、英国国教改革、尼德兰宗教改革和天主教改的背景经过和宗教改革影响。 本课结构: 一、“奶牛”的愤怒———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二、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宗教改革; 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天主教会应对的措施。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宗教改革的原因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四分五裂的德国 (2)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生的原因 (3)导火索———出售赎罪劵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 (2)圣经至上,人人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简化宗教仪式 (4)教会从属于国家 结论:路德的主张体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珍惜时间和节俭 的经济要求和地位平等的政治要求 二、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3)瑞士日内瓦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二、卡尔文宗教改革; 2、主要内容; 1)信奉“因信称义”。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3)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坚持《圣经》的权威,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作辩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色彩 核心内容———先定论” 主张: 影响: 1)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 2)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三、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教会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教权高于王权,教皇干预英国政务。 3)英国的王权日益壮大。 4)文艺复兴人的文主义的传播和宗教改革的开展 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 ———独具特色的英国宗教改革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2、导火线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离婚问题 3、内容: 1)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5、影响; 1)积极: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教会残余,导致了清教运动。 尼德兰宗教改革; 1、原因; 1)经济上: 2)政治上: 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16世纪初,尼德兰受西班牙统治; 四、尼德兰宗教改革; 2、性质: 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