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66976

新课标高中物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课件+作业)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12330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作业,课件,工程,生态,专题
    课件8张PPT。同步导练/RJ·选修③ 生物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 导练05 生态工程专题小结知识结构课件43张PPT。同步导练/RJ·选修③ 生物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 导练05 生态工程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标解读网络构建知识梳理要点解析典例透析教材链接温示提馨课时作业15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课时作业15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选择题 1.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淀粉生产生物燃料可以减少污染,但限制了粮食的产量,使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但亦会殃及其他生物,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也容易破坏生态平衡,得不偿失。 答案:C 2.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协调与平衡原理失调 B.整体性原理失调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失调 D.系统整体性原理失调 解析:在人们利用某些自然资源的时候,往往由于缺乏整体调控,从而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就是由于整体调控不当造成的。 答案:B 3.“1+1>2”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只有比例适当,才能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答案:B 4.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解析:在生态农业中,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因此投入少,污染少,同时产出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答案:B 5.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解析:生物多样性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越不易受到破坏,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易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6.下图是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简单的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和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改善和优化了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 答案:C 7.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解析: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2”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答案:C 8.“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 (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 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解析:引种时必须要注意引种的生物是否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