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1《 力的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2. 认识推力和拉力。 3.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方向之分。 三、教学难点 认识到推和拉都是对物体施加了力,而且知道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同时,对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力的现象有个初步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大箱子、粗绳;盒装钩码、细绳、乒乓球、水槽和水;视频:生活中各种力的现象。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骑自行车上坡时要比在平路上骑自行车费力。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力的现象”课题的任务驱动页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1.导入:出示学生看课本图。 2.提问: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为什么骑车上坡那么费力呢? 3.引导:学生针对用力的问题进行质疑。 4.讲述:生活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二、活动一:推和拉 我们怎样才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呢?教材列举了波波使劲地推木箱和彬彬用力拉箱子的例子。探讨用力推箱子,箱子会向什么方向运动?如果分别向不同方向用力推箱子,箱子的运动方向与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用劲推箱子和轻轻地推箱子,箱子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如果把推箱子变成用绳子拉箱子,当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箱子的运动情况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从上述的探究活动中得到有关问题的研究结果。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了解箱子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与用力(推和拉)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知道,推和拉木箱都可以使木箱有可能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的用力方向与箱子的运动方向一致;推力和拉力的用力大小与木箱运动快慢有关,用力大时,箱子的运动速度快,相反,用力小,箱子的运动速度就慢甚至停止不动。 引申的问题 用力推或拉木箱,木箱一定就能够运动吗?如果木箱不动,能说没有用力吗? 1.导入:出示一只大箱子。 2.提问:有什么办法能搬动这个大箱子? 3.汇报:学生思考、回答。 4.活动:请学生尝试。 5.提问:为什么推和拉都能让大箱子动起来? 6.讲述:推和拉都要用力。 7.讨论: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箱子的运动情况有没有影响?怎么做实验? 8.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9.活动:请学生尝试。 10.小结 往哪个方向用力,箱子就会朝哪个方向运动;力越大,箱子就越容易运动。 11.讨论:如果大箱子没动,就说明没用力吗?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 12.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活动二:乒乓球受的力 众所周知,当我们把乒乓球抛向天空,不管抛得多高,最后乒乓球还是要掉到地面上;如果我们用手把乒乓球压在水底,当放开手时,乒乓球就会浮到水面上来。通过这两个例子说明:在生活中,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抛起来的乒乓球就受到了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在水中的乒乓球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这是一个科学的探究活动内容,让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研究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当然,学生现在是刚刚接触到力的问题,而力的问题又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尽可能让学生每人都能动手活动,感受乒乓球受到力的作用。我们把球抛起来,球最后还是落到地面,这说明有一个什么力把乒乓球吸到地面;然而,我们用手把乒乓球压到水里,如果把手松开,乒乓球就会浮到水面,这也说明有一个什么力把乒乓球托到水面。学生进行这个探究活动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观察和思考,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