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砂岩、大理岩石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和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5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页岩、砾岩、夹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培养皿、抹布。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现在我请大家猜一猜我们今天研究的对象,这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上,泥土里,海底深处都可以找到它,它们严严实实地拼在一起,形成地球坚硬的外壳,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将围绕“岩石进行观察”。(板书课题) 二、观察五种常见的岩石 1、了解各项观察内容。 (1)引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五种常见的岩石,每块岩石上都编了号,各组里相同编号的岩石是同一种岩石。 地质学家在研究岩石时,一般从这些方面来观察岩石的特点(出示表格)。 (2)师简介表格中各项观察内容,同时用课件进行补充说明,重点介绍:层理、斑点、条纹、颗粒大小、使用稀盐酸的方法。 强调:我们一般把滴稀盐酸的实验放在观察活动的最后一步。 …条纹、一层层的,有花斑、一粒粒的…(学生回答,教师跟着出示图片) 层理:有的岩石有着像书本一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这就叫岩石的层理。如果岩石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平整的凹陷,这可以称为层理吗? 生物痕迹:古时候的生物遗体被沙石掩埋,不易腐烂的部分与周围沙土一起石化成岩石。 斑点:人为形成的破损不可以称为斑点 同学们上节课观察到的层理、气孔、花斑等特征都属于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是岩石的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同一种岩石共有的特征呢?待会你可要仔细观察。 颗粒:你所说的一粒粒的是这样的吗?岩石都是由颗粒组成的,组成它颗粒有大有小,有的岩石中可以看到小石子或卵石,有的岩石颗粒比较粗,还有的颗粒比面粉大一些,像沙子般大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凭肉眼分辨出来,就说它们是粗粒或中粒,还有的岩石颗粒比面粉还有细,用肉眼几乎不能分辨,我们就称它细粒或微粒。颗粒是岩石的基本结构,是岩石自身形成的。 (3)关于滴稀盐酸的反应请跟看微视频,稀盐酸有腐蚀性,一起要注意不滴在身上和衣物上,同学们要认真观看这个视频并按要求实验和操作。(观看微视频) (4)接下来同学们就根据实验表格使用不同的工具来观察这五种岩石,注意实验顺序和实验安全,特别是滴稀盐酸的实验。(注:岩石的种类不要填写)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导。 三、识别五种常见的岩石 1、过渡: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五种岩石的基本特点,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哪种岩石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份有关岩石的资料,这份资料中向我们罗列了七种岩石的特点。(出示课件) 2、提问:你能借助这份资料提供的信息,联系我们刚才观察到的岩石特点,判断出这五种岩石是什么岩石吗?我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表格最后一项。 4、全班交流。 (1)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全班评议交流,将有争议的结论进行板书。 (3)各组针对有争议的结论说出自己小组的理由。 (4)在教师的进一步引领下形成统一的认识。 5、通过岩石颗粒大小及结构识别岩石 通过对照资料,我们初步认识了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