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球上有什么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教会学生怎样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取关于月球的资料,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以及怎样根据这些基本的信息分析关于月球的问题。为此教材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一、学生相互交流关于月球的已经知道的情况。课本直接揭示“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从古到今,人类对月球不停地进行着探索”,接着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关于月球的已经知道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分析整理提供的资料。 为了解决学生关于月球的疑问,首先就必须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材在这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段关于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其中介绍了月球的体积大小,月地平均距离,月球表面的地形、大气和水的状况、表面温度等等。 三、根据信息资料分析讨论一系列问题。 在介绍了月球上的一些基本信息资料以后,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问题: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你认为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够将它举起, 这是什么原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鱼虫鸟兽、花草树木吗? 四、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在教材的最后部分,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在农历十五左右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通过间接方法了解月球之后,直接借助仪器观察月球表面的情况。由于需要使用望远镜,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这项活动。 学情分析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月球不停的进行着探索。尽管如此,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采取的探索月球的手段却少得可怜,很明显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实验探究月球上有什么是不现实的。但是,今天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使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认识月球。如今发达的信息交流手段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取关于月球的基本情况的资料,这位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月球的概况。 难点: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 二、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 三、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①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