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记录单一 第 小组 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预测:机械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 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次数 我的发现 实验记录单二 第 小组 摆在连续时间间隔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预测: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变少/相同/变多) 第1个10秒 第2个10秒 第3个10秒 第4个10秒 摆动次数 我的发现 (
课件网) 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 5.机械摆钟 观察摆钟 观察摆钟 钟面 摆绳 摆锤 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的记录 预测:钟摆每分钟摆动 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次数 我的发现 活动一 1分钟摆动几次? 数一数:1分钟能摆几次? 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制作一个摆 摆在连续时间间隔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预测: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变少/相同/变多) ? 第1个10秒 第2个10秒 第3个10秒 第4个10秒 摆动次数 ? ? ? ? 我的发现 ? 温馨提醒: 1.摆绳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摆锤。 2.摆动的角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3.注意精确计时和计数。 活动二 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组号 第1个10秒 第2个10秒 第3个10秒 第4个10秒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说一说:你的发现 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 1583年的一天,17岁的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一阵风吹来,天花板上的吊灯开始晃动,发出轻轻的响声。这本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而伽利略却细心地观察起来了,感觉吊灯的摆动有些规律,于是回家用棉线和石头做出摆,模拟吊灯的摆动,根据“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稳定的”来计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验证,发现了吊灯摆动时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摆的等时性。 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制作出了比较精确的计时器—机械摆钟。机械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伽利略 还有什么新发现? 不同的摆,为什么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同? 思考 思考解析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 摆线越长,摆摆动的就越慢.反之,摆摆动的就越快. 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摆动的快慢也是一定的,前提是同一个摆。 1.摆的等时性是 (填科学家名字)发现的。摆的等时性是指 。 课 堂 练 习 伽利略 同一个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相等 2.小红和小军在公园里玩荡秋千的游戏。小军想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秋千摆动的次数的变化。于是他测了连续4个15秒内秋千摆动的次数。他得到的结果最可能是?( ) A.摆动次数减少 B. 摆动次数相同 C. 摆动的次数增加 课 堂 练 习 B 感 谢 聆 听 ~ 教学反思 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计时工具精确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带着这个疑问去观察摆钟的构造,去研究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本课是精确计量时间工具的第一课。本课设计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摆钟的构造,思考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更精确,这与摆钟里的钟摆有着密切的联系。然后通过测量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初步感知摆的等时性。二是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在制作完成后,开始观察和记录单摆每10秒钟摆动次数,连续测多次。最后会发现同一个摆虽然在摆动过程中摆幅变小,摆速变慢,但摆动次数是一样的,这便是单摆的等时性;在研讨中,通过对比各组间的数据,会发现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是什么引起的?这为下节课《摆的研究》提出了研究的问题。这节课中孩子们将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准确测量单摆摆动的次数;第二:如何有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发现更多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