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1、《一切都在运动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1课。 1、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充满运动物体的的场景入手,在向学生描述运动的物体之后,重点说明“如何知道它运动了没有”,使逐渐建立“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的概念。 2、在该课中,参照物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材显现了多个活动的例子,指导学生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帮助学生来理解参照物概念的实用价值。在此课文还提供了用滑板车代替汽车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有更加直接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自定参照物进行运动判断,列举了乘电梯、拔河和江中竹排三个事例,引发学生自寻标准,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以巩固、利用所学参照物的知识。 3、引导学生讨论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使学生懂得由于地球在转,地面上的物体每天都随地球的转动而行进,从而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运动判断的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学生讨论、模拟、体验物体运动的相对性,使学生形成物体的绝对运动概念。让学生感受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致的分析,指导学生明白为止。 三、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学难点: 理解“参照物”。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师: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运动,在生活中,你感受到哪些物体在运动? 2、 揭示课题:因此,一切都在运动中。(多媒体播放课题)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1、播放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牧羊曲) 2、提出问题,做出判断:在刚才的画面中,你认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你怎么知道它是运动的?(学生回答哪个动画场景,就点击哪个动画场景) 3、 教师讲解参照物的概念。 4、(师前从前走到后)问:老师在运动吗?以什么为参照物? 5、播放多媒体课件:火车的运动 6、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相对运动的事例。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和坐火车时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后倒退一样的经历呢?(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 7、学生分组实验: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和橡皮擦间隔一定的距离放在书本上,使书本沿着桌面向前移动。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以什么为参照物,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8、同学们,请你当一当法官:有一辆客车向路边的小男孩驶来,车上坐着乘客,小男孩说车开的很快。司机却说乘客没有动。他俩谁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9、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10、(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小飞机飞行)以小飞机为参照物,大飞机和天空个向什么方向运动?谁运动的更快? 11、思考: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播放地球自转公转的课件) 三、拓展延伸 1、既然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它在转动呢? 2、(课件出示问题)假如你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旅客从过道上经过,你认为他是走得慢还是快?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八、板书设计: 一切都在运动中 判断物体 参照物(相对静止) 位置是否变化 是否运动 汽车 树木 向前 是 座椅 车厢 否 否 九、教学资源: 【参照系】 为确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