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洗衣灌溉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拉稀生癌 二十一世纪。。。。。。。 全球变暖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污染转移,生态环境仍未得到改善! 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资料一 98年洪水 阅读P107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恶劣气候有关。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资料二 石油农业 阅读P108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2.“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 农业生产:复杂的生物过程→简单的机械和化学过程。投入高,产出也高;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2.“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上面两则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模式的共同点 有没有一种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多消耗,少效益,只注重经济收益,破坏生态环境 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 ”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 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一、生态经济 桑基鱼塘 沼气工程 1.概念: 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二、生态工程 学科知识 技术手段 最终目的 2.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⒈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⒉ 物种多样性原理 ⒊ 协调与平衡原理 ⒋ 整体性原理 ⒌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理论基础: 没有物质循环的系统,就会产生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并最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实例: 无废弃物农业 意义: 不产生废弃物,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 饲料与垫料 人类食品 作物残留 人类食品 人粪尿 N、P、K等 1、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 2、堆肥和沤肥,改善土壤结构 4、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堆肥的堆制要为微生物创造好氧分解的条件,发酵温度较高。沤肥多在水下沤制,以厌氧分解为主,发酵温度低。 3、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化肥 有机肥 类型 尿素、钾肥、磷肥等 用植物残落物添加粪尿等进行堆肥(陆地)和沤肥(水中) 优点 单一肥份高、肥效快、水溶性好、利用率较高 成本低、肥效长、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少量有益微生物,能调节生态环境 缺点 养分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