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33811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件(共60张PPT)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7963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60张,课件,曲折,发展
  • cover
(课件网) 大庆油田 新课导入 你知道铁人王进喜吗? 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第八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探索与失误 国民经济的劫难 知识与能力 识记: 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周恩来主持工作;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教学目标 理解: 三大改造反映出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邓小平整顿的实质。 运用: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三大改造的作用;经济发展要按规律办事。 过程与方法 史料分析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进行经济建设。 2、按经济规律办事。 3、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大改造和八大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严峻经济形势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内容解析 被炸毁的广州海珠桥 被国民党炸毁的矿井、桥梁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 毛泽东 恢复经济(1949-1952)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开始,国家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这是中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中长期计划。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的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1)背景:基础薄弱、门类残缺 (2)内容:发展重工业(成就) (3)意义: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王崇伦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桥梁名称:武汉长江大桥 桥梁位置:龟蛇山 全桥总长:1670米 正桥长度:1156米 桥梁跨度:每孔128米 桥梁宽度:18+2X2.5米 跨越河流:长江 建成时间:1957年10月15日 三大改造 (1)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