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70052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习题课件(6份打包)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89183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习题
    (课件网) 语文园地 下面词语的书写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C A.旭日xri 岛屿daoy B.瞭望‖ do wang 巡杭 Xun hang C缆绳| an sheng 铁锚 ie mao D海宾 hai bin 沙滩 sha tan 二、阅读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难懂的句子,你 对此有什么秘诀 1读《晨牧》这首诗的第一句“晨雾浓,似 云烟”我想到冬天的早晨去上学的时 候,大雾弥漫,像是哪里燃烧东西产生的 浓烟。这就是(B)理解句子的方法。 A.查找资料B结合生活经验 C联系上下文D向别人请教 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 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通过(C 我知道这里的“水葫芦”指的是潜水的 小伙伴。 A.查找资料 B结合生活经验 C.联系上下文D向别人请教 、读一读,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 的解释。(填序号) 熟3:①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 ②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③熟练。④因 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⑤程度深。 1.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 2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都熟了,红彤彤 的,真诱人。 3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用“味道”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滋味。 味道 ②指趣味;情趣。 ①这个苹果的味道不错,我很喜欢。 ②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我恨不得 口气看完。 2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个句子。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 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我的表姐多才多艺,她会画画,会 唱歌,会跳舞,还会弹钢琴。 (2)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 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妈妈看到我的默写作业很生 她让我大声读十遍,还要重新默写。 五、背一背,填一填。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课件网) 8童年的水墨画 读句子,结合拼音写生字。 妹妹穿着mo 绿色的su 碎 花小褂,坐 在小推车里,车上挂着她的奶瓶,像一只小hu 葫 阅读天地 基础乐园 芦。奶奶摇着 bo lang 波浪{戴逗着妹玩妹 妹“咯咯”地笑着。 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C) A.扇动翅膀 只只水花 B拔动水花 双双小手 C.钻出泥土 顶顶斗笠 D.抖落雨天 朵朵山花 三、读句子,结合生活经验想象画面,再完成练习。 1是哪个“水葫芦”-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 两排银牙。 (1)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我知道句中的“水葫芦”指 的是(B),“两排银牙”代指(A)。 A刚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 B将头露出水面的孩子 (2)读完这句话后,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群孩子在 水中快乐嬉戏的画面。 2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 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 笠像蘑菇一样。 (1)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发现“一朵朵山花”指的是 (B);“一个个斗笠”指的是(A A.头戴斗笠的采蘑菇的孩子 B.小蘑菇 C.山上开的花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群孩子在快乐地 采蘑菇的情景。 四、看图做练习。 踢毽子 踢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籍中,毽 子也写作毽子、箭子、燕子或碟。在古都北 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传说,黄帝 时代就有毽子了。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考 证,踢毽子大约起源于汉代,在考古发现的 含砖上,就有踢毽子的画面。到了唐宋时期 踢毽子非常盛行,踢 的花样也很多,集市 上还有制作、出售毽3 子的店铺。 1.这张图片中所展示的是 厦门儿童常玩的游 戏———( A.踢毽子B踢皮球 2这种游戏起源于(B A.宋代 B汉代 C唐代 3你玩过这种游戏吗 当时是什么情景 用几句话描 述一下。 那毽子一踢起来上下飞舞,就像一朵花瓣纤细的秋菊 在飞舞,又好像一只长着长尾巴的小松鼠在跳跃。(课件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