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3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null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如何从混合物中提取、分离高纯度的蛋白质呢? null 湖南郴州又现“大头娃娃” 一、基础知识 1、蛋白质提取与分离的依据 分子的形状和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对其他分子亲和力。 性质 方法 ●分子大小 透析、凝胶色谱、密度梯度离心 ●电荷 电泳、离子交换色谱 ●溶解度 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电点沉淀 ●吸附性质 吸附色谱 ●对其他分子亲和力 亲和色谱 null 一、基础知识 琼脂糖凝胶 也称做分配色谱法 null 一、基础知识 2、凝胶色谱法 分离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通道 路程 速度 洗脱次序 较短 较长 较快 较慢 先从凝胶柱洗脱出来 后从凝胶柱洗脱出来 凝胶外部 凝胶内部 null 一、基础知识 2、凝胶色谱法 注意:凝胶颗粒在色谱柱中装填得十分紧密(图中有意画的稀疏)。 null 一、基础知识 3、缓冲溶液—洗脱液 问题1:什么是缓冲溶液? 在一定范围内,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pH发生明显变化的溶液。 问题2:缓冲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能够抵制外界的酸或碱的对溶液的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null 一、基础知识 3、缓冲溶液—洗脱液 问题3:缓冲溶液如何配置? 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溶解于水中。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问题4:本实验选用的缓冲溶液是什么? 磷酸缓冲液(NaH2PO4/Na2HPO4) null 一、基础知识 4、电泳 null 一、基础知识 4、电泳 原理: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凝胶电泳原理示意图 阴极 阳极 加样孔 缓冲溶液 琼脂胶 null 一、基础知识 4、电泳 电泳类型: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加SDS) null 一、基础知识 4、电泳 null 二、实验操作 1.样品处理: ①洗涤红细胞 ②释放血红蛋白 ③分离血红蛋白 2.粗分离: 透析 3.凝胶色谱纯化: 按分子量大小分离其他蛋白 4.纯度测定: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纯度 null 二、实验操作 血红蛋白 两个α-肽链 两个β一肽链 四个亚铁血红素基团 每个肽链环绕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此基团可携带一分子O2或一分子CO2,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红色。 null 二、实验操作 血红蛋白(90%) null 二、实验操作 低速 null 二、实验操作 洗涤红细胞 加蒸馏水至原血液体积 加入40%甲苯 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 思考: 1.蒸馏水的作用是: 2.加入甲苯的作用是: 3.充分搅拌的目的是: 使红细胞大量吸水胀裂 溶解红细胞的细胞膜 加速红细胞的破裂 null 二、实验操作 分离过程 红细胞 混合液 高速离心 10min 离心管 滤纸 过滤 脂类物质 烧杯 null 二、实验操作 有机溶剂 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1层) 脂类物质 白色脂溶性物质沉淀层(第2层) 血红蛋白溶液 红色透明液体(第3层) 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暗红色沉淀物(第4层) null 二、实验操作 目的: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20mmol/L磷酸缓冲液 1mL 1mL null 样品的处理及粗分离 1.红细胞的洗涤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2.血红蛋白的释放 采集血液 (血红蛋白的)纯化 (血红蛋白的)纯度鉴定 方法: 方法: 凝胶色谱法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生理盐水 蒸馏水、甲苯 柠檬酸钠 4.透析 缓冲液 null (二)凝胶色谱操作 ①取长40厘米,内径1.6厘米的玻璃管,两端需用砂纸磨平。 ②底塞的制作:打孔→挖出凹穴→安装移液管头部→覆盖尼龙网, 再用100目尼龙纱包好,插到玻璃管的一端。 ③顶塞的制作:打孔→安装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