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6147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545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郑和,西洋,哥伦布,航海,比较
  • cover
(课件网) 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呢? 1、民间借贷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殖民掠夺队伍) 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风险。如果遇上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在开辟新航线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如: 黑奴贸易; 掠夺黄金、宝石和白银等 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从内尔森的事例中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从客观上讲西方殖民者掠夺的黄金、白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新航路开辟中分析西方对待陌生世界和事物的态度 当时的西方是一个有着极度迫切需求的世界,西方社会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开放的心态。由此,迅速崛起超过东方,主宰世界。 一、历史学家的讨论 1、纪念郑和下西洋 (1)事件: (2)纪念形式: (3)活动: (4)航海日: 一、历史学家的讨论 2、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1)船队组成: (2)载重: (3)出航人数: (4)出航人员组成: (5)船队设备: (6)物种交流: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船只数量 船只大小 携带的货物 随行人员的数量 200多艘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人 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 长24.5米,宽6米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 最多一次一千多人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 最远到达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 美洲 从两者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路线长 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规模、设备都 要远远超过西方 所有的人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最近长安大学档案室主任赵秉中教授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考证中得出震惊世人的结论: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人郑和。无独有偶,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指挥官、业余历史学家、云南大学客座教授暨云南省郑和研究会顾问加文·孟席斯在《世界航海图与郑和航海图的发现及其记录》的专题学术演讲中,用新的论据再次证明:中国明朝七下西洋的郑和率领的船队,曾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并在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之前7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这一观点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三、动脑想一想 为什么郑和没有能够发现新大陆呢? 〔材料一〕1451年,哥伦布在意大利诞生。虽出生卑微,但他立志要当一个航海家。19岁时,哥伦布随兄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定居。当时葡萄牙正试图绕过非洲去印度,但哥伦布认为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使可到达印度。然而从他1484年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同意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1492年8月,年已41岁的哥伦布终于获得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带领人分乘三只小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环球航行。 〔材料二〕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新政权,实行安内平党和海禁政策(包括严禁私商出泊),即关起门来巩固政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