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63050

2.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9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怎样,传递,教案
  • cover
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我们把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的,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做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方向和过程。 2.小组合作通过图示记录、交流观察热是怎样传递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通过探究和积极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建立生活和科学知识的桥梁,能利用生活常识解决科学问题,也能积极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的情景,平时在家或食堂打到热腾腾的饭菜,我们的手能不能感受到他们的温度呢?那么食物的热是怎样传递到我们手上的呢?又或是冬天我们的手很凉的话,父母总会搓热他们的手帮我们暖手。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们感同身受,并积极思考,并通过“热在金属勺上的传递”成功导入今天的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并且通过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导入实验:热在金属勺上的传递。模拟一个泡糖水的情景,在搅拌糖水的过程中发现金属勺手柄变热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手柄并没有插入热水中,它的热是哪里来的呢?同学们可能猜测热是从热水或者插入热水中的金属勺部分中传递到手柄的,从而引出今天探究的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通过导入实验,同学对实验探究的兴趣高涨,可是热是我们不能直观能看见的存在,导入实验也只能让我们通过触摸,感知温度来感受到的热的传递,并不能“眼见为实”。提出这样的局限,也给出为同学准备好的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粗铜丝、环形蜡烛4个),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实验,如何看见热是怎样传递的。并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最后再进行验证实验。 验证实验:酒精灯加热铜丝,观察蜡环融化的顺序。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为了方便和防止实验过程中蜡粘不住火柴使实验失败,将蜡和火柴直接改进为蜡环。并且为了节省试验时间,使现象更明显,将铁丝换成导热性更好的铜丝。将蜡环穿过铜丝,并将铜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固定好蜡环。用酒精灯给铜丝的一端加热并观察蜡环融化掉下的顺序。学生们会观察最接近热源的一个蜡环先融化掉下,依次向距离热源最远边。 通过导入实验和验证实验,我们会发现,热总是会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但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上一个实验设计,学生往往会认为热传递只是一个线性过程,为了打破思维局限,我将抛出疑问,如果把条状的金属换成金属圆片,热又会怎样传递呢?为什么这样猜想呢?同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接下来就进行第三个实验验证:热在金属片的传递。我将为学生准备好酒精灯和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让学生分两个组进行,即在金属圆片中心加热和边缘加热。室验结束后让两组分享结果,相互交流讨论,总结热在金属圆片上的传递方式。(也是从靠近热源较热的地方传向较冷的地方)这一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对热传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进一步总结“热是怎样传递的”,并给出热传导的概念。 最后紧扣开头的引入,解释现象。并且联系生活实际留下课后问题: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电视剧或是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人的手指头被烫着了,会赶紧捂住耳垂。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热传导,耳朵血管少,温度低)同学们先联系今天所学猜测一下,回家后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证实你们的猜想。 【教学重点】 1.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及热传导的科学概念。 2.设计实验观察热传递的方向和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现象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