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63217

21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教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6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教案
  • cover
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2.过程与方法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冰心”“玉壶”二词理解诗人不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在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材分析: 本首古诗选自课本最后部分的古诗词背诵。是要求学生必须理解、背诵、掌握的诗。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经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了,但是有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方法掌握得不是很牢,有些学生积累的学习古诗的经验还不够全面。所以我认为在孩子们毕业之际还是很有必要让他们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相反,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往往学习兴趣较低,尤其是像学古诗这种比较枯燥的课堂,他们更是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所以我希望通过一些“同伴互助”、“角色扮演”等小活动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吗? 生:芙蓉楼送辛渐 师: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第一个任务谁能正确流利地为大家朗诵这首古诗呢? 指名朗诵古诗(1-2名) 生生互评 师:大家还记得咱们七言绝句的停顿方式吗? 出示停顿、全班齐读。 师:第二个挑战,这首诗应该属于哪一类别呢? 生:送别诗 师:那你们学过或者积累过哪些送别诗呢? 请3—4名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送别诗,并分享这些送别诗所抒发的情感。 大屏幕出示三首送别诗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送别诗,看看这些送别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指名交流 师:那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送别诗诗人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课堂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借助学习方法导入新课 师:在正式开始学习古诗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从一年级我们就开始学习古诗了,到现在六年级,我想大家对于学习古诗一定有很多好的方法。那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生自由交流。 师相机指导,并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 三、知诗人 师:对于诗人王昌龄,你们都了解多少呢? 指名交流 师:今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王昌龄的资料,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加深对诗人王昌龄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指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四、解诗题 师:诗题是什么意思呢?谁能来帮忙翻译一下? 指名翻译。(学生如有错误,教师马上指导、纠正) 师:诗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送别的地点。 五、解词语 师:你们觉得在理解古诗时有哪些词语对于你理解诗句意思存在很大的困难呢? 生提出自己的学习困难处。 大屏幕出示部分词语意思 师:希望老师给出的这些词语意思,对于你们理解诗句能有帮助。 六、明诗句 师:谁能来翻译一下诗句的意思呢?咱们两句连着一起翻译。 指名交流。每两句请2-3名学生翻译,最后老师出示诗句的意思。 七、入诗境 师: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从前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交流(重点体会送别时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师:那从后两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指名交流(诗人不会同流合污的那种高风亮节的情操) 师:既然是这样,王昌龄和辛渐他们俩在送别时还会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动作呢? 生:同桌互相配合,模拟表演 请3—4组学生上台表演 八、悟诗情 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呢? 指名交流。 师:其实王昌龄更擅长写边塞诗,希望课后同学们能读一读他的边塞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