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97795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 除法 分桃子 平均分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27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桃子
  • cover
《平均分》教学设计与反思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平均分》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之后进行学习的的,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因此,平均分的教学在整册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今后继续认识除法做了铺垫。 2、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在学生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老师教的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运用情境法、启发式、引导式、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学的策略:在学法上,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内容。 在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方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先交流,再动手操作,继而实际验证,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积极参与,形成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际操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老师适时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②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图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 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 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 拓展练习,提升对“平均分”的应用 ↓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小朋友们,猴妈妈要把4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的回答: (1)猴弟弟分1个,猴哥哥分3个; (2)猴哥哥分,1个,猴弟弟分3个,; (3)猴哥哥和猴弟弟都分2个。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为什么? 3. 小结: 每只小猴都分2个,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时两只小猴都特别高兴。 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