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样的面孔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多样的面孔》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大象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招聘月球开发部长》的第二课《多样的面孔》的教学内容,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观察月亮圆缺变化,了解月亮有多样面孔的基础上“探究月相的成因”,认识月相变化规律。21世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揭开神秘的面纱》已经了解了月球的基本常识,认识了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关系,课外也已经看到了月亮有圆缺变化。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月相是月球在一个月的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月相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21教育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五、重、难点 :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根据月相的不同分析其出现的时刻 六、教学准备:手电筒、乒乓球、实验记录单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1.生分享观察到的月亮的样子。 2.欣赏月亮图片。 3.揭示课题。njy.con-jy.com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提出假设 1.提出问题:月相是怎么形成的?c 2.学生大胆猜测月相形成的原因。 3.学生交流各自的猜想。21-cn-jy.com 活动二:模拟实验 1.明确实验要求。 2.分发实验器材、记录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5.交流。看黑板针对月相图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6.课件演示。 活动三:活动总结 1.讨论:大家仔细观察月相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2.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月相是在月亮围绕地球运动中受到阳光照射形成的) 4.知识链接.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巩固拓展。 课下坚持观察月相一个月,并把观察到的月相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四、全课总结。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月相形成》模拟实验记录单 第( )组 实验小提示: 1.实验都以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个1号位置开始。当“月球”的同学要注意月球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2 2.1当“地球”的同学认真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观察后把看到的月相画在下图相应的位置上。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注意:把看到的月相留白,看不到的涂黑。 4.通过实验我知道:月相的形成原因是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