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样的面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大象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招聘月球开发部长》的第二课《多样的面孔》的教学内容,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观察月亮圆缺变化,了解月亮有多样面孔的基础上“探究月相的成因”,认识月相变化规律。21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揭开神秘的面纱》已经了解了月球的基本常识,认识了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关系,课下也对月亮进行了一周的观察,已经看到了月亮有圆缺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能够准确说出月球、地球和太阳的运动规律。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识别月球受光部分的形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月相变化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已知的现象和合理的猜想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作出假设,同时能在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能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能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能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2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合作学习探究月相的成因;通过对月相的了解,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复杂而变化的系统;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观察在了解科学事实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课外能较长期持续地观察活动。2 1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出月相的成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月相的形成,做到组织合理有序。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掌握学习、研究科学的方法 5.教学准备 (1)、布置并帮助学生进行课前一周的月相观察及记录。 (2)、教学课件、月相圆缺图片、环形台面、小球、头饰。 6.教学过程 导入 1、猜谜激趣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想把镰刀。(打一天体) 2、回顾与猜想 首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回顾与猜想,为后面的探究,提供科学依据。 问:同学们,月亮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你们对月亮有哪些了解?谁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3、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回顾在生活中看到的月亮有各种不同的样子,调动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月亮会有那么多的变化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月球那“多样的面孔“,探寻月球圆缺变化的成因? 板书课题:《多样的面孔》21cnjy.com 二、探究问题,大胆猜想 (1)实验与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幼时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那首儿歌吗?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 围绕这首儿歌,引导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扮演月球、地球和太阳,模拟它们的运动规律,做“角色扮演”的活动。j·y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规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那么,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演示视频吧,注意观察三个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对运动速度。 三、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1、介绍实验器材; 2、提出实验要求; 3、生做实验,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论。 四、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月亮圆缺的变化是因为: 1、月球本身不会发光。 2、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 五、拓展延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